四川考古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考古学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6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吉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考古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四川招生考古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吉林大学(597分)、西北大学(592分)、辽宁大学(575分)、湖北大学(563分)、山西大学(56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吉林大学 | 考古学 | 本一批 | 597 |
2 | 西北大学 | 考古学 | 本一批 | 592 |
3 | 辽宁大学 | 考古学 | 本一批 | 575 |
4 | 湖北大学 | 考古学 | 本一批 | 563 |
5 | 山西大学 | 考古学 | 本一批 | 560 |
6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考古学 | 本二批 | 524 |
1、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校长办公室数据截止日期:2024年6月30日)
2、湖北大学
湖北大学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
建有省部共建生物催化与酶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药物高通量筛选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能源捕获和环境传感绿色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等4个国家级平台,参与组建湖北应用数学中心,共建国家生态质量综合监测站“湖北恩施站(森林)”,建有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有机化工新材料),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功能材料绿色制备与应用、有机功能分子合成与应用、智能感知系统与安全),有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产业技术创新联合体等省级和市级重点科技创新平台60余个,深度参与江城、江夏、洪山、时珍等4个湖北实验室建设,获批省级科普教育基地7个。学校科技成果转化中心获省、市两级备案。建有中华文化发展协同创新中心、中国生态旅游研究基地、湖北省数字文旅研究院等24个省部级研究平台,设有高等人文研究院、区域与国别研究院(拉美研究院)等校级高水平研究平台。其中县域治理研究院、湖北文化建设研究院、湖北基础教育研究院为湖北省重点建设智库。近五年,以第一单位获批科学技术一等奖3项,国家自科基金重大重点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20余项。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攻关课题13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8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3项,其他省部级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00余项。“十四五”期间,学校深入实施“双十行动”计划,在省外沿海和湖北多地设立9个驻外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和服务地方发展。
3、景德镇陶瓷大学
景德镇陶瓷大学是全国唯一一所以陶瓷命名的多科性大学,是全国首批31所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之一、94所具有资格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的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首批参与院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现已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陶瓷人才培养、陶瓷科技创新和陶瓷文化艺术交流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于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景德镇市,现有湘湖校区、新厂校区及中国轻工业陶瓷研究所、古陶瓷研究中心,占地面积1970亩,校舍建筑面积75.8万平方米,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管理与经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考古文博学院、体育与军事教学部、法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1个教学学院(部、系)及研究生院、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2万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2400余人。
相关推荐:
天津港口机械与智能控制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
河南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宁夏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