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经济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苏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5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经济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京邮电大学;而在省外,有53所高校面向江苏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苏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江苏本省开设经济学类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京邮电大学(579分)、南京财经大学(5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京邮电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79 |
2 | 南京财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76 |
在江苏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698分)、复旦大学(683分)、中国人民大学(676分)、南开大学(657分)、武汉大学(655分)、中山大学(654分)、厦门大学(650分)、山东大学(641分)、山东大学(威海)(641分)、中国农业大学(64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98 |
2 | 复旦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83 |
3 | 中国人民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76 |
4 | 南开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7 |
5 | 武汉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5 |
6 | 中山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4 |
7 | 厦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50 |
8 | 山东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41 |
9 | 山东大学(威海)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41 |
10 | 中国农业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641 | ... |
44 | 华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54 |
45 | 中南民族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51 |
46 | 海南师范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8 |
47 | 哈尔滨理工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7 |
48 | 天津商业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37 |
49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29 |
50 | 河北地质大学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25 |
51 | 山东工商学院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14 |
52 |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508 |
53 | 西安交通大学城市学院 | 经济学类 | 本科批 | 466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苏省招生经济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南京邮电大学
南京邮电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江苏高水平大学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其前身是1942年诞生于山东抗日根据地的八路军战邮干训班,是我党、我军早期系统培养通信人才的学校之一。1958年经国务院批准改建为本科高校,取名南京邮电学院;2005年4月,更名为南京邮电大学。学校原为邮电部和信息产业部直属重点高校,2000年起实行中央与地方(现为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邮政局与江苏省)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022年再次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013年10月,原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正式并入南京邮电大学。学校秉承“信达天下 自强不息”的南邮精神,践行“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发扬“勤奋、求实、进取、创新”的校风。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学为主体,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理、工、经、管、文、教、艺、法等多学科相互交融,博士后、博士、硕士、本科等多层次教育协调发展的高校。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南京,现有仙林、三牌楼、锁金村、江宁四个校区,25个教学机构,在浦口区设有办学点,另外还在扬州举办了独立学院——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学校具有良好的教学、科研支撑条件。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6门,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图书馆拥有纸质文献藏书量279万余册,其中信息、通信、电子等专业文献齐全、富有特色。
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秉持“顶天立地”的科研观,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将地域的比较劣势转化为基于自然禀赋的比较优势,推动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上升为国家战略甚至国际科学问题,在化学、大气科学、生态学、草学4个一流建设学科以及磁学、核学、细胞活动与逆境适应、青藏高原、冰川冻土、风沙治理、多肽药物、西部高发疾病、敦煌学、民族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亚问题、政府绩效治理、应急管理、区域经济学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显著。围绕“一带一路”建设、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生态文明建设、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振兴中西部高等教育等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紧盯“大平台、大团队、大项目、大成果”,成立了一批创新研究机构,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显著增强。现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8个;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牵头建设2个、参与共建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5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农业农村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草品种区域试验站2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水利部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1个,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中央统战部、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国家民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区域和国别研究培育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高校残疾人事业研究基地1个,老龄科研基地1个,中国梦研究中心1个。
3、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主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洛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3万余人、研究生2.7万余人,以及来自83个国家的留学生2100余人。
郑州大学医科教育源于1928年的河南中山大学,1952年河南医学院独立建院,开启了河南医学高等教育的先河;原郑州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新中国创办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96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郑州工业大学成立于1963年,原名郑州工学院,1996年更名为郑州工业大学,是原化工部直属重点院校;2000年7月,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和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组建新郑州大学。教育家、历史学家、哲学家嵇文甫教授,物理学家霍秉权教授,耐火材料专家钟香崇院士,土木工程专家孙国梁教授,耳鼻咽喉科专家董民声教授,食管细胞学创始人沈琼教授,人体寄生虫学专家苏寿汦教授,南阳作家群代表人物二月河教授等一大批知名专家学者,都曾在此弘文励教。
河北民航通信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