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3所。在本省,只有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而在省外,有2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福建招生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文史类)的省内专科批院校只有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22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 专科批 | 227 |
在福建招生广播影视节目制作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江西传媒职业学院(399分)、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2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 专科批 | 399 |
2 |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 广播影视节目制作 | 专科批 | 229 |
1、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
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前身为石狮市私立育青学校,创办于1994年,由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光英先生题名揭牌。1999年开始申办高等职业教育院校,2001年经省政府批准成立泉州育青职业技术学院,2005年更名为泉州纺织服装职业学院,是教育部备案的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也是福建省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命名的高职院校。
学校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省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精品专业1个,省级示范专业1个,省级产教融合示范专业1个,省级职业院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群1个,省市级高水平专业群各1个,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0个。教师团队及个人荣获202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全国信息化教学能力比赛三等奖1项,省级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以上优秀教师、教学名师5人、专业带头人1人,泉州市高校中青年专业带头人1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人,泉州市高层次人才10余人。近年来,我校师生在国家、省级竞赛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福建省军事技能比武大赛中,连续四年名列前茅,2022年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荣获一等奖。
2、江西传媒职业学院
江西传媒职业学院是经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目前全国培养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专门人才的主要基地之一,隶属江西省广播电视局。学院溯源于1985年创办的江西省印刷学校,曾更名为江西省出版学校、江西省新闻出版学校,2008年升格为江西新闻出版职业技术学院,2015年更名为江西传媒职业学院,2015年12月与江西广播电影电视学校重组合并建校,挂设江西省传媒高级技工学校牌子。学院是全国传媒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中国(江西)集训基地、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荣获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重点院校、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文明单位、南昌市文明校园等称号。
学院拥有两个校区,分别坐落于南昌市青山湖区和南昌市蒋巷国家生态示范区,占地面积330余亩。现有教职工462人,各级各类在校生近11000余人(其中高职大专生9300余人)。紧密对接新闻出版及广播影视产业发展需要,设置影视、出版、创意、数媒、信息等专业(群),现开设专业32个(常态招生专业21-23个),拥有中央财政重点支持专业1个、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院校示范专业2个、省高校特色专业2个,获批开展融媒体技术与运营1+X证书制人才培养试点等专业7个,建设省级精品在线课程3门。近三年来教师获教学科研省级及以上奖项近170项,其中获得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项。师生在职业技能大赛、艺术设计大赛、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等赛事中屡获佳绩,学生选手连续两届(第45、46届)入选世界技能大赛印刷媒体技术项目国家集训队,实现了我省在该赛项上竞赛成绩的重大历史突破。
3、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95年。2001年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立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教育部代码12755)。
学校创新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径与方式,积极探索“金三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以项目合作共建学生、企业、学校三位一体黄金三角,推进多元主体育人,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企业人岗匹配、学校精准培养的职业教育新模式。建有康复中心、影视制作中心、汽车维修中心、物联网实训中心等5个生产型、模拟仿真型实训基地和58个实训室,建有校外稳定的实习实训基地230余家;形成校、企“双主体”合作办学体制,充分满足了实践教学的需要。学校还牵头成立重庆市互联网产业职教集团,利用集团内各种社会资源,着力提高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初步构建培养层次涵盖3+2中职与高职贯通培养、五年一制贯通培养、三年高职培养、职业技能培训等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促进生源、产业、师资、信息、成果转化、就业等合作链条融合。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深受用人单位和社会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