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西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10所。在本省,有15所高校开设了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昌大学;而在省外,有95所高校面向江西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湖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西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江西本省开设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昌大学(590分)、南昌航空大学(549分)、华东交通大学(542分)、江西理工大学(536分)、东华理工大学(527分)、景德镇陶瓷大学(495分)、九江学院(485分)、赣南科技学院(477分)、赣东学院(474分)、井冈山大学(46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昌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90 |
2 | 南昌航空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49 |
3 | 华东交通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42 |
4 | 江西理工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36 |
5 | 东华理工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27 |
6 | 景德镇陶瓷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95 |
7 | 九江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85 |
8 | 赣南科技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77 |
9 | 赣东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74 |
10 | 井冈山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本科二批 | 468 |
11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62 |
12 | 南昌理工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59 |
13 | 江西科技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48 |
14 | 南昌工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47 |
15 | 南昌职业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本科二批 | 441 |
在江西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9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湖南大学(623分)、东北大学(616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16分)、苏州大学(613分)、西南交通大学(609分)、河海大学(604分)、西南大学(596分)、杭州电子科技大学(594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589分)、宁波大学(58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湖南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623 |
2 | 东北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616 |
3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616 |
4 | 苏州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613 |
5 | 西南交通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609 |
6 | 河海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604 |
7 | 西南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96 |
8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94 |
9 |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89 |
10 | 宁波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一批 | 584 | ... |
86 | 泉州信息工程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53 |
87 | 桂林信息科技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52 |
88 |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48 |
89 | 天津仁爱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47 |
90 | 西安汽车职业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本科二批 | 446 |
91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本科二批 | 445 |
92 | 西安信息职业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本科二批 | 445 |
93 | 沈阳科技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44 |
94 |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 智能制造工程技术 | 本科二批 | 443 |
95 |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 | 智能制造工程 | 本科二批 | 443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西省招生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学科建设整体水平较高,学校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江西省研究生工作站、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3个专业硕士学位点,6个交叉二级学科点,4个自主设置目录外二级学科。冶金工程、矿业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为江西省一流建设学科,冶金工程入选江西省争创国家“双一流”建设突击队学科,并入选教育部“高校学科领域优先发展清单”;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学科水平评估居全国22%-32%,冶金工程、矿业工程、化学工程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材料科学、工程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学校现有72个本科专业,拥有国家特色专业3个、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6个、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21个、江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7个、10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评估)、江西省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课程10门、省级一流课程114门。
2、郑州轻工业大学
郑州轻工业大学创建于1977年,原隶属于国家轻工业部,1998年转隶河南省人民政府。学校是河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烟草专卖局共建高校、河南省特色骨干大学建设高校、河南省国际化特色试点高校。学校牢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为之则易、不为则难”的校训精神和“朴实、务实、扎实”的校风,扎根中原大地,发挥优势特色,为国家、地方和行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有科学校区、东风校区和禹州实习实训基地,占地面积2200余亩。有教职工2300余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30000余人。各类中外文纸质图书245万册,电子图书861万册,建有“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获评河南省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
学科专业特色逐步彰显。建有食品科学与工程、电气装备智能制造、氢能科学与技术3个河南省特色骨干学科群,22个省级重点学科。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材料科学、农业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与国内外知名大学共建10个博士生联合培养学科方向。共计74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文、艺、经、管、法、教、农9个门类。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居全省高校第四位;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8门,居全省高校第三位;13个本科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居全省高校第三位。有国家级特色专业、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6个。河南省首次专业评估中18个专业排名第一,位列河南省高校第二位。
3、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安徽信息工程学院是经教育部、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国内著名国际知名的智能语音和人工智能上市企业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科大讯飞”)全资举办、安徽省教育厅主管的非营利性民办应用型普通本科高校。前身是2003年6月设立的安徽工程科技学院(现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2012年4月,科大讯飞和安徽工程大学合作举办安徽工程大学机电学院并主导办学;2016年4月,转设为独立设置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学校位于安徽省次中心城市芜湖市,占地面积1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37万余平方米。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在校生14300余人,教职工900余人。设有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通识教育与外国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芜湖紫云英创新创业学院。设置软件工程、人工智能、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智能制造工程、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环境设计、英语等26个在招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
相关推荐:
福建非织造材料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