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环境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黑龙江招生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8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林业大学;而在省外,有26所高校面向黑龙江省招生环境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黑龙江省招生环境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黑龙江本省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林业大学(499分)、黑龙江大学(40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北林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99 |
2 | 黑龙江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08 |
在黑龙江招生环境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6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681分)、沈阳药科大学(513分)、北京林业大学(510分)、海南大学(505分)、内蒙古大学(490分)、青岛理工大学(489分)、华南师范大学(485分)、青岛科技大学(482分)、天津师范大学(475分)、华南农业大学(45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北京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681 |
2 | 沈阳药科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513 |
3 | 北京林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510 |
4 | 海南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505 |
5 | 内蒙古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90 |
6 | 青岛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89 |
7 | 华南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85 |
8 | 青岛科技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82 |
9 | 天津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75 |
10 | 华南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57 | ... |
17 | 重庆文理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94 |
18 | 上饶师范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87 |
19 | 吉林化工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68 |
20 | 淮阴师范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62 |
21 | 山西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57 |
22 | 赣南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52 |
23 | 河南科技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50 |
24 | 西藏农牧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33 |
25 | 湖北民族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20 |
26 | 泉州师范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1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黑龙江省招生环境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对外交流合作。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100余所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学校每年有近150位国外及港澳台地区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合作研究和访问考察;每年派出120余位教师赴国(境)外攻读学位、进修访问和科研合作;与俄罗斯、新西兰、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韩国、日本等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的友好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学生交流项目,并积极选派学生通过国家公派渠道赴国外攻读学位。学校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英国阿斯顿大学联合举办了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办学项目。2024年5月,学校在海南陵水黎安国际教育创新试验区设立了海南国际学院,通过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海外学习中心、联合研究院和海外师资培训一体化建设,努力打造重要的国际交流窗口与平台。近年来,学校举办了“林木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技术国际研讨会”“虎豹跨境保护国际研讨会”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学校大力加强留学生教育培养,作为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院校,已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留学生,生源来自五大洲100余个国家。
2、沈阳药科大学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创新学院、文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5214人(博士生652人、硕士生4562人)、本科生9900人、成人函授生11112人。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职工1167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正高级职称159人(教授156人),副高级职称260人(副教授26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8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1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批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5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18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4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校始终以医药及相关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围绕学校办学定位、突出药学学科优势、坚持药学教育主线,适度拓展本科专业布局,持续优化本科专业结构,逐步形成了以药为主,跨医、工、理、管4个学科门类的本科专业结构布局。共设置21个本科专业、2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6个成人本科专业。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省级示范和改革试点专业建设项目30余项。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3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药学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4个、辽宁省示范基地1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5个、省级实践教学项目11项;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省级62项;获批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4篇、省级优秀博士论文42篇、省级优秀硕士学位论文68篇。
3、华南师范大学
华南师范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广东省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及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三校区四校园”,包括广州校区石牌校园、大学城校园,佛山校区南海校园和汕尾校区滨海校园,总占地面积5328亩。学校设4个学部、38个学院、11个研究院(中心)。
师资队伍结构良好。现有教职工5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600余人,正高级690人、副高级71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94人次、省级人才261人次。院士(含双聘和外籍)6人,国家四青人才49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教育部重大人才项目17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5人,国家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29人,广东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9人,广东省重大人才项目45人,广东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21人,广东省特支计划入选者54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3 人,省级劳动模范3人,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5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