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3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福州大学;而在省外,有22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江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福建招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福州大学(面向泉州)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福州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90 |
2 | 福州大学(面向泉州)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87 |
在福建招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江南大学(608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600分)、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中外合作)(591分)、河北工业大学(587分)、太原理工大学(587分)、贵州大学(580分)、宁夏大学(564分)、常州大学(536分)、青岛科技大学(533分)、天津科技大学(53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江南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608 |
2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600 |
3 | 大连理工大学(盘锦校区)(中外合作)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91 |
4 | 河北工业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87 |
5 | 太原理工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87 |
6 | 贵州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80 |
7 | 宁夏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64 |
8 | 常州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36 |
9 | 青岛科技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33 |
10 | 天津科技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31 | ... |
13 | 河北工程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21 |
14 | 中北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18 |
15 | 安徽理工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14 |
16 | 兰州理工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08 |
17 | 沈阳化工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508 |
18 | 贵州理工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471 |
19 | 陇东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470 |
20 | 武汉工程大学邮电与信息工程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459 |
21 | 天津仁爱学院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439 |
22 | 武汉工程大学 | 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 本科批 | 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福州大学
福州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福建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理、工、经、管、文、法、艺、医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教职工3306人,其中专任教师2317人。其中国家级人才129人次(84人)、省级人才812人次(610人)。在高层次人才(团队)中,拥有院士15人(含特聘讲席教授1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人选13人(含青年项目4人),国家级高层次引进人才22人(含青年项目18人),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20人(含青年项目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2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获得者5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及重点领域创新团队负责人8人,教育部创新团队负责人2人,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3人,国家海外博士后专项支持计划2人。1支团队入选“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2支团队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支团队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2支团队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支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学院入选国家“高校国际化示范学院推进计划”,3个学院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1个学院入选“国家引才引智示范基地”。
2、江南大学
江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厚重的文化积淀,源起1902年创建的三江师范学堂,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南京大学等发展时期;1958年南京工学院食品工业系整建制东迁无锡独立建校,成立无锡轻工业学院;1962年无锡纺织工学院并入无锡轻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无锡轻工大学;2001年无锡轻工大学、江南学院、无锡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江南大学;2003年东华大学无锡校区并入江南大学。
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办学影响不断提升。在教育部组织的最新一轮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在2023年“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中,学校17个学科入选,“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连续五年蝉联世界第一,“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排名世界第二;在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上,学校农业科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临床医学、计算机科学、药理学与毒理学、环境与生态学、微生物学10 个学科进入全球前 1%,其中化学学科跻身世界前千分之一,农业科学跻身世界前万分之一,学校位居ESI综合排行中国大陆第57名;在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编制的《2023中国大学评价》中,位居全国第49名。学校获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
3、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
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193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青年成果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502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25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58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近3000件。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15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园1个、省级众创空间2个。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7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38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56个、产学研基地550个、校企联盟480个。2016年和2021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