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1-15 10:52:27 新高考网

广西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10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而在省外,有7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漳州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广西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西本省开设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文史类)的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西职业技术学院(414分)、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386分)、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38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广西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414
2广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86
3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83

2、广西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漳州职业技术学院(425分)、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360分)、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340分)、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340分)、枣庄职业学院(33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漳州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425
2湖北生物科技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60
3湖北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40
4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40
5枣庄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36
6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314
7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科批292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西招生专科批食品智能加工技术专业的院校简介

1、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65年的广西劳动大学,先后历经广西农学院热带作物分院(本科)、广西农垦职工大学、广西农工商职业大学等历史阶段。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广西首批独立改制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

学校地处南宁空港经济区,占地面积2127.6亩,校园风景秀丽、文化氛围浓厚,形成了书香、花香、茶香“三香”校园和思茗文化品牌。学校秉承“以德立人、以技立业”的校训,发扬“弘毅开拓、勤勉善成”的学校精神,坚持“服务、合作、开放”的办学理念,践行“盛德至善、博学致用”的校风,彰显“崇德强技、尚美至臻”的思茗文化核心理念,致力于打造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力的职业院校。

2、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以农林牧渔专业大类为主体的省属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始建于1948年,1999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辽宁熊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更为现名。七十六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全面领导,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农业高职办学之路,为服务辽宁全面振兴特别是服务现代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面向脱贫攻坚主战场,充分发挥学校人才与技术优势,以党建引领、项目入村、创业带动等措施,积极开展精准扶贫,以营口东部山区、辽西北干旱地区为中心,积极参与“千名专家进千企”“百名专家对接百个乡村”活动,每年派出技术专家600余人次,足迹遍布320余乡镇,直接惠及贫困家庭3410余户,驻盖州市万福镇苇塘村扶贫工作队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

3、枣庄职业学院

枣庄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建有新城、台儿庄古城2个校区和枣庄学院教学点,校园占地1000余亩,高职在校生13900余人,教职工650余人。学校获评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文化品牌示范基地、教育部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单位和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中国民间文化教育示范学校、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科普教育基地等国家、省荣誉称号80余项。

学院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王其平教授为国家教育部职业教育师德师风建设委员会委员,获评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技术能手等。柴委教授获评国家级行业教学名师、入选省委组织部“发现榜样”;韩安宁博士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出国留学(全国12人、全省2人);学校拥有省级教学、实训团队(平台)15个,其中含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职业教育教学创新团队4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