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智慧交通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内蒙古招生智慧交通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5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交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内蒙古招生智慧交通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内蒙古招生智慧交通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交通大学(580分)、北方工业大学(487分)、大连科技学院(民办)(337分)、长春建筑学院(民办)(333分)、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民办)(33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南交通大学 | 智慧交通 | 本科一批 | 580 |
2 | 北方工业大学 | 智慧交通 | 本科一批 | 487 |
3 | 大连科技学院(民办) | 智慧交通 | 本科二批 | 337 |
4 | 长春建筑学院(民办) | 智慧交通 | 本科二批 | 333 |
5 |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民办) | 智慧交通 | 本科二批 | 332 |
1、北方工业大学
学校创立于1946年,前身是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1985年更为现名,1998年划转北京市管理。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理、工、文、经、管、法、艺七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工科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高等院校。在76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工业报国、工业兴国、工业强国”精神,投身于新中国从传统工业到现代工业的发展历程,已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培养高级创新人才和先进技术研发的中坚力量。步入新时代,学校继续发扬改革创新精神,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主动对接国家和北京市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开启全面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紧密围绕北京“四个中心”功能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紧扣首都特大城市的运行与治理,发挥技术研发和智库支撑作用,在智能交通、节能环保、风险防控与灾害预警、新型材料、绿色电源等领域形成了领先优势,在经济管理、法律服务、绿色宜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智库作用。拥有16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共建基地,参与建设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建成高精尖创新研究院、储能工程中心、新兴风险研究院等13个校属研发机构。立足区位优势,建成“北方工业大学科技园”。获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鲁迅文学奖1项,省部级奖励80多项。
2、大连科技学院
大连科技学院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的大连旅顺经济开发区大学城内,其前身是2002年组建的大连交通大学(原大连铁道学院)信息工程学院,2011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省属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获批为辽宁省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2019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办学条件逐步完善。学校现有土地面积78.88万㎡,建筑面积29.59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687.25万元,馆藏图书102.56万册。学校重视信息化建设,努力构建智慧校园,校园网万兆骨干、千兆到楼、百兆到桌面,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学校建有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实验实训中心(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工程训练中心等103个实验实训场所;与中国北车集团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中国铁路沈阳局集团大连站、大连机床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大连市旅顺口区人民法院等多家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为学生搭建优质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共建校外实习基地118个。
3、吉林建筑科技学院
吉林建筑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置的以本科教育为主、兼有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面向全国招生的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近14000人。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研项目6项、国家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57项、省级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38项、省级教研项目53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级教育教学研究成果奖150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862项,其中国家级课题10项;承担横向课题117项;授权知识产权834项,专利转化28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1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600余篇,其中SCI、EI等高水平论文近300篇;牵头制定地方工程建设标准3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