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矿业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矿业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4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矿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矿业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辽宁招生矿业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矿业大学(581分)、华北理工大学(477分)、内蒙古科技大学(43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矿业大学 | 矿业类 | 本科 | 581 |
2 | 华北理工大学 | 矿业类 | 本科 | 477 |
3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矿业类 | 本科 | 437 |
4 | 江西理工大学 | 矿业类 | 本科 | 424 |
1、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是教育部、应急管理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国家批准的研究生院。学校现坐落于素有“五省通衢”之称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有文昌和南湖两个校园,占地42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1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2000多万册(件)。学校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7个江苏省优势学科、7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8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学校设23个学院,74个本科专业,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600余人,各类博士、硕士研究生13300余人,留学生680余人,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有教职工3450余人;有8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0个省部级科研平台,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另设有1个独立学院徐海学院。
中国矿业大学作为当今全国唯一以矿业命名的特色鲜明高水平大学,在上级主管部门、煤炭能源行业和社会各界的支持下,通过长期发展和建设,已经形成了以理工为主、以能源资源为特色,理工文管法经教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和多科性大学的办学格局。近年来,学校按照“强工、厚理、兴文、拓医、育新”的思路调整学科布局,优化学科生态,服务国家科技自立自强和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能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在巩固原有特色优势学科基础上,学校设立了碳中和科学与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人工智能、物联网等8个交叉学科,为国家双碳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智能矿山建设搭建了学科平台;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总论8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和地球科学2个学科领域进入前1‰,矿物资源与开采工程学科领域连续7年进入全球前50强,2023年位列全球第17;形成了矿业工程与安全科学、遥感测绘与环境、地质学与地质工程、土木建筑与力学、机械电气与控制、计算机与信息、管理与经济、化工与材料等优势学科领域。
2、华北理工大学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文、理、经、管、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别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校园。
坚持“基础研究顶天、应用开发立地、创新实践树人”的工作理念。近十年,学校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光华工程科技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研奖励171项;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国际科技合作专项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88项,年均到款科研经费近亿元;学校在钢铁行业节能减排、高品质钢生产技术、职业卫生与安全、金属矿产资源高效开采与利用、生物分子组学、工业机器人研发等领域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积极投入社会服务之中,为河北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产出了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成果,确立了4项行业标准,基因组信息学团队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在Nature、Science等顶级杂志上发表国际性高水平论文50余篇。
3、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学校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近年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在全国率先试行“3+1”创新教育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学术科技、文体竞赛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实现重大突破,赢得了重要荣誉。在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赛总决赛中斩获2金,实现金奖历史性突破。近五年来,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电子设计大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国家级重要赛事上获得全国一等奖15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非数学专业组)中,我校学生获奖数占江西省高校获奖总数的38%,在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最新排行榜中位列69。学校健美操队获得全国冠军百余项,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啦啦操队选拔赛中,以冠军队的身份进入北京奥运会赛场。学校攀岩队获得国际攀岩大师赛、世界杯攀岩赛、全国攀岩锦标赛等国际国内比赛冠军20余项,并多次打破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