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西招生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5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海洋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西省招生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江西招生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海洋大学(609分)、广东海洋大学(544分)、集美大学(516分)、潍坊学院(503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48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609 |
2 | 广东海洋大学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本科一批 | 544 |
3 | 集美大学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516 |
4 | 潍坊学院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503 |
5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海洋渔业科学与技术 | 本科二批 | 484 |
1、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高校,是一所以海洋与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育人效果显著。建校88年来,学校为国家及地方培养了30多万名各类高素质专门人才,涌现出了以新中国第一位远洋船长陈宏泽、中国四大家鱼全人工繁育之父钟麟、中国珍珠大王谢绍河,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广东省首届新闻终身荣誉奖获得者、深圳报业集团原董事长吴松营,农业部南海区渔政局原局长、中国知名海洋专家吴壮,全国劳动模范、中水集团远洋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湘峰,全国优秀边陲儿女金奖获得者李周葵以及被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模范”刘胜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社会英才。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海水稻——中国新饭碗”项目获得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商业组全国金奖;“珍珠产业4.0——引领世界珠宝行业进入新时代”项目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创意组全国金奖。长期以来,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就业质量逐年提升。毕业生广泛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华南沿海等地区,其中大多数已成长为各个领域的技术和管理骨干或地方政府的领导干部,为中国海洋水产事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2、潍坊学院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世界著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办学历史始于1951年,2000年由潍坊高等专科学校与昌潍师范专科学校等合并组建而成,先后入选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单位,是省教育厅与潍坊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连年获评省文明校园。
坚持“四个面向”,深入实施有组织科研,先后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科基金等国家级科研项目130余项;荣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山东省科学技术奖、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泰山文艺奖等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建有光纤传感与光电信息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智能物联与大数据省工程研究中心、绿色催化新材料与光化学转化省工程研究中心、多光子纠缠与操纵、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现代蔬菜种业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等市厅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4个。出版专著225部,发表SCI、SSCI、CSSCI等收录论文及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23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发表在PNAS、Environmental Science and Ecotechnology、IEEE TKDE等国际顶级期刊;获授权发明专利25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期刊《潍坊学院学报》。
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海南省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然屹立在祖国最南端的公办大学,是国家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学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琼中琼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学校深入落实“教育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稳步提升科技创新水平。2021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87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6项,省级重大科技项目8项(含子课题),省部级以上项目总计285项。学校“海洋测绘保障应用项目”获得资助7991万元,“中国东盟海上人文合作与交流平台项目”获批经费2355万元,“三亚崖州湾海南热带海洋学院海洋牧场教学科研示范基地项目”获得资助2000万元。在海南黎、苗族本土文化研究方面,《黎族通史》获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立项,实现了海南省高校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零的突破。一批教学科研人员参加大洋深渊探测和海洋科考,苏静作为“深海勇士”号载人潜水器首批深海潜航员多次主驾潜航;宋陶然成为国内第5位和全球第8位完成万米下潜任务的女科学家;王昊寅成为国内高校首位在南太平洋深渊下潜的科研人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