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6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暨南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贵州招生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暨南大学(615分)、北京语言大学(601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589分)、宁波诺丁汉大学(570分)、大连外国语大学(55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暨南大学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本一批 | 615 |
2 | 北京语言大学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本一批 | 601 |
3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本一批 | 589 |
4 | 宁波诺丁汉大学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本一批 | 570 |
5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本一批 | 551 |
6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 | 本二批 | 521 |
1、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为主体、旅游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坐落于北京市朝阳区,西面毗邻中央商务区(CBD),东面紧靠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现设英语学院、日语学院、亚洲学院、欧洲学院、中东学院、高级翻译学院、旅游科学学院、商学院、经济学院、政党外交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汉语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基础科学部、贯培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和区域国别学院等19个教学单位。现有各类在校生万余人,其中本科生6800余人、研究生1800余人、留学生1100余人、贯培生700余人。现有在职在编教职工近千人,其中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4个、国家级人才项目2人、翻译终身文化成就奖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海外引才专项、北京市海外高层次人才、资深翻译家等各类省部级人才40余人。学校还聘请兼职教授、行业导师等130余名,拥有外国专家50余名。
2、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于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迄今已有60年历史。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回应时代需求,响应国家号召,服务民族复兴,在强国建设中展现“大外作为”。学校应国家外交事业需求而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拥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事、外经外贸、教育科技等领域,服务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回应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需求,为国家培养实战型拔尖创新人才,先后有百余名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工作。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设有东北地区首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和“新文科数字人文创新实验室”。现有45个科研机构,其中在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机构12个、市级科研机构8个。2018年以来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8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53个优秀科研成果获辽宁省政府奖,400余项学术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学校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东北亚外语研究》《语言教育》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语言学类扩展期刊和入库期刊。
3、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Hainan Tropical Ocean University)是由自然资源部、海南省人民政府、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三亚市人民政府“四方共建”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省属高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是海南省立项建设的博士学位授权单位,是卓然屹立在祖国最南端的公办大学,是国家唯一的热带海洋大学。学校是外交部、教育部“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教育部十大“教育援外基地”之一,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中方成员院校,也是琼中琼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培养的摇篮和知识创新、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国际交流与合作的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598人,现有专任教师984人。拥有“双聘”院士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2人、海南省委联系服务重点专家4人、海南省教学名师4人、海南省优秀教师3人、海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海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3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人选”11人、海南省“南海名家”3人、海南省“南海工匠”2人、海南省“南海名家”青年项目8人;海南省领军人才23人、拔尖人才65人、其他类高层次人才443人;拥有海南海洋卫星遥感创新发展、水产南繁种业创新、热带海岸保护工程与海洋生态修复、热带特色水产种质创制与高效增养殖、热带设施渔业工程与技术创新、海岛旅游资源数据挖掘与监测预警等6个海南省“双百”人才团队,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富有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的学科队伍初步形成。
相关推荐:
江苏应用西班牙语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