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导游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1-16 09:50:17 新高考网

广西导游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导游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5所。在本省,只有桂林旅游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导游专业;而在省外,有4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导游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广西导游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广西导游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导游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西导游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广西招生导游专业(文史类)的省内专科批院校只有桂林旅游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21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桂林旅游学院导游专科批321

2、广西导游专业专科批院校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西招生导游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423分)、浙江旅游职业学院(416分)、重庆旅游职业学院(36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导游专科批423
2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导游专科批416
3重庆旅游职业学院导游专科批360
4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导游专科批284

二、在广西招生专科批导游专业的院校简介

1、桂林旅游学院

桂林旅游学院坐落在山水甲天下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桂林。创办于1985年,原名桂林旅游专科学校,1994年定名为“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21年成为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是我国两所独立建制的全日制公办旅游本科院校之一。现有雁山、骖鸾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25.72万平方米(1885亩)。

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中国—东盟旅游教育合作的领头雁。学校是中国—东盟旅游人才教育培训基地,是中国—东盟旅游教育联盟发起院校及其秘书长单位。在印度尼西亚等国设立海外校区,与特里萨克蒂旅游学院实施双学历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中印尼旅游教育合作”入选文化和旅游部2019年度“一带一路”文旅产业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建有文莱汉语旅游人才培训中心,获批中国—文莱烹饪现代工匠学院、中国—东盟技术创新学院。学校先后为东盟国家举办30多期旅游管理高端人才培训班;受中国—东盟中心委托,学校连续五年派出授课专家走遍东盟十国开展旅游从业人员援外培训;累计培训3000多名旅游管理和从业人员。学校设立中国旅游研究院东盟旅游研究基地,专门开展东盟国家旅游业态研究。基地已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研究项目10余项,在国内外旅游研究核心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出版《东盟旅游蓝皮书》系列出版物。

2、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学校是全国首批健康学校、福建省文明校园、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发展潜力排名高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

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5年)

3、浙江旅游职业学院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由文化和旅游部与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公办高职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拥有杭州、千岛湖两大校区,共占地1080亩,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两大校区分别与钱塘江、千岛湖交相辉映。杭州校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千岛湖校区依山傍湖,尽享5A级景区资源,是理想的求知圣地。学校前身为1983年创建的浙江省旅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升格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原国家旅游局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连续多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育人成效50强”。入选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学校,获评中国职业教育最高奖——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

截止到2023年底,学校全日制在校学生数13007人,学校教职员工741人,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1名,“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其中,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1名、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名、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5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6名、浙江省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23名。学校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各1个,省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0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50余项;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27项。牵头制修订旅游国际标准1项、国家职业技术标准2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3项、国家标准2项、行业标准9项,荣获“全国旅游标准化工作优秀组织”称号。牵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获国家级优秀教材奖2项,入选国家“十四五”规划教材14种;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在线精品课程5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7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