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专科批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四川招生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科批高校一共有3所。在本省,只有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而在省外,有3所高校面向四川省招生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四川省招生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专科批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四川招生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内专科批院校只有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3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 婚庆服务与管理 | 专科批 | 434 |
在四川招生婚庆服务与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专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459分)、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44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 婚庆服务与管理 | 专科批 | 459 |
2 |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 婚庆服务与管理 | 专科批 | 443 |
3 |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 | 婚庆服务与管理 | 专科批 | 440 |
1、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
学校办学历程分为三个创业阶段。从1983年9月川广校建立、1985年3月干函院创办到2006年5月文产院组建,为第一次创业阶段。这期间,累计为全省23万余名党政干部开展大专学历函授教育和在职培训,为全面提高全省干部队伍学历层次和专业水平,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应有的历史贡献。川广校作为西南地区广电行业最具影响力的中专学校,培养各类毕业生5000余人,为川、渝、藏等省(区、市)广电行业输送了大批专业人才。从2006年5月文产院成立至2020年12月,为第二次创业阶段。这期间,干函院加挂“四川省宣传文化干部培训中心”牌子,从开展学历教育转型负责全省宣传文化战线干部培训。文产院从无到有,从组建之初的2个系9个专业发展到9个二级学院43个专业,累计培养毕业生3万余人。高职教育从零起步,先后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和四川省优质高职学校创建。2021年1月,学校召开办学史上第一次党代会,开启第三次创业新征程。党代会制定了“一体两翼、双轮驱动”发展战略,擘画了建成国内领先的正规化专业化精品化区域性省级宣传干部培训基地,建成国内一流文化产业高职院校的宏伟蓝图。2021年4-5月,学校顺利接受办学史上第一次政治巡视。干部培训正规化专业化精品化水平显著提升,创新开展县级融媒体中心从业人员培训走在全国前列。高职教育定位更加清晰,以产建群、以群建院扎实推进,二级学院由9个优化调整为6个。2022年1月,成功入选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
学校主校区位于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校园面积520余亩,总建筑面积21.7万平方米,地铁5号线直达,环境优雅、交通便捷。教职工540余人,其中副高及以上职称教师104人,同时聘有一批校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创意设计大师为客座教授。年均开展宣传文化干部培训1万余人(次),全日制在校学生1万余人。现有融媒学院、文化旅游学院、文化商学院、文博学院(非遗与巴蜀文化教育传承基地)、艺术设计学院、文化信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部等8个教学单位,开设专业41个,其中,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新闻采编与制作和网络舆情监测专业被教育部、全国广播影视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确定为骨干专业,新闻采编与制作专业群被四川省教育厅立项为高水平专业群C档。建有四川省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四川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办有《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建有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珠宝加工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和135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近年教师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三等奖,主持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重大项目,荣获四川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等。学生先后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团体奖、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奖、“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等。毕业生专升本渠道通畅,就业率长期保持较高水平。融媒学院学生党支部获评“第二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涌现出“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四川好人”等先进典型。参与组建“一带一路国际艺术教育联盟”“川港职业教育联盟”等国际交流平台。先后获评四川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学校、四川省新闻传播卓越人才建设高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十佳网络口碑高职院校、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培育单位、四川省“对标竞进、争创一流”先进高校等荣誉称号。
2、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于1984年由民政部创办,1999年升格为普通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成为湖南省人民政府和民政部共建、省教育厅直属高校;入选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B档)建设单位、全国首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
学校设有9个二级学院,3个教学部,41个专业,涉及公共管理与服务、医药卫生、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等10个专业大类。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省内高考历史类、物理类投档线连续14年位居全省高职高专院校首位,多省份超过本科线,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同类院校前列。建有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2个国家高水平专业群,2个湖南省楚怡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级一流特色专业群。形成了以民政民生类专业为特色,现代服务业和智能制造业专业为支撑的综合性院校专业架构。
3、民政职业大学
作为民政部唯一直属院校,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始终坚持以服务民政事业发展为己任。1959年,学院的前身——内务部民政干部学校成立。1983年,经民政部批准,成立民政管理干部学院。1995年5月,民政部成立民政部培训中心,与学院合署办公。1997年9月,中国假肢矫形技术中等专业学校并入学院。2007年6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2010年9月,经中央机构编制委员会核准,民政部管理干部学院、民政部培训中心、中国假肢矫形培训中心、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整合为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并加挂民政部培训中心牌子。学院主要承担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类高等职业教育、全国民政系统干部职工教育培训、民政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民政政策理论研究和民政领域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制定等方面的重要职能。
学院深化“三教”改革,创新实施中国特色学徒制、订单式等校企协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政行企校合作,形成“岗课赛证”综合育人机制。着力构建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国家级大赛一等奖65项。毕业生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全国青年岗位能手”“北京青年五四奖章”等荣誉称号。学院实行开放式办学战略,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有效利用世界一流教育资源和创新要素,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化民政专业,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水平技能人才。
北京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