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工程力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西招生工程力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5所。在本省,只有南昌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工程力学专业;而在省外,有35所高校面向江西省招生工程力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四川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西省招生工程力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江西招生工程力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南昌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8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昌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583 |
在江西招生工程力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四川大学(625分)、大连理工大学(620分)、湖南大学(619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17分)、中国农业大学(614分)、东北大学(614分)、南京理工大学(612分)、西南交通大学(608分)、河海大学(600分)、合肥工业大学(59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四川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25 |
2 | 大连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20 |
3 | 湖南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19 |
4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17 |
5 | 中国农业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14 |
6 | 东北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14 |
7 | 南京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12 |
8 | 西南交通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08 |
9 | 河海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07 |
10 | 河海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600 | ... |
26 | 青岛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548 |
27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546 |
28 | 石家庄铁道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541 |
29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537 |
30 | 安徽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534 |
31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一批 | 524 |
32 | 河南科技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二批 | 516 |
33 | 昆明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二批 | 516 |
34 | 河南理工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二批 | 513 |
35 | 广西科技大学 | 工程力学 | 本科二批 | 50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西省招生工程力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南昌大学
南昌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与江西省部省合建高校、江西省一流大学整体建设高校。
学校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固树立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和本科教学的优先地位。对接教育部“双万”计划,获批5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3门课程入选国家“一流课程”。连续三届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7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项、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学校是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是教育部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江西主节点单位,是江西唯一参与中国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NGI建设的高校。2019-2023年“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位列第1名,2019-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和“全国‘双一流’建设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均位列第14名。历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2023年更名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共获30枚金奖。1名研究生获得2022年世界田径锦标赛冠军,并在2023年杭州亚运会夺冠且打破赛事纪录。
2、东北大学
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办学,先后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先后与39个国家和地区的260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建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6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2个,在白俄罗斯创建全球首个科技孔子学院。现有在校国际学生850人,设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4个,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10个。
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高校、国家“211工程”、“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全国首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高校,同时也是教育部与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1960年和1978年,学校先后两次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高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设有研究生院和13个学院。学校有两个校区:学院路校区坐落于北京市高校云集的海淀区学院路,沙河校区坐落于北京市昌平沙河高教园区。两校区占地518亩。目前在校学生1.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700余人,硕士生7800余人,博士生1800余人。
学校聚焦国家能源科技需求,取得了大批高水平创新性科研成果。新中国成立后,研制出我国第一台刨煤机、第一台采掘机器人,设计了我国第一台空气跳汰机、第一座重介质选煤车间,建成我国第一座干法选煤厂、第一个工业性地下气化基地,产生了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砌体梁”与科学开采理论、分形岩石力学理论、煤矿高分辨三维三分量地震探测技术体系、岩体大变形理论、矿井主要水害预测预报理论与方法、放顶煤开采理论与技术等,在煤炭地下气化、精细水煤浆、煤制油等领域取得多项重大技术突破。近10年,完成与煤炭科技相关重要课题1500余项,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国家级重大项目63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2项。共获国家级科技奖励20项,省部级科技奖励608项。学校建有2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应急管理部重点实验室,2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