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环境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环境科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6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环境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贵州大学;而在省外,有33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环境科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海洋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环境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本省开设环境科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贵州大学(459分)、贵州师范大学(450分)、贵阳信息科技学院(37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贵州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59 |
2 | 贵州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50 |
3 | 贵阳信息科技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71 |
在贵州招生环境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海洋大学(587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34分)、华南农业大学(524分)、武汉工程大学(510分)、海南大学(509分)、南京林业大学(497分)、东北林业大学(487分)、青岛理工大学(486分)、新疆大学(478分)、沈阳药科大学(47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587 |
2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534 |
3 | 华南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524 |
4 | 武汉工程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510 |
5 | 海南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509 |
6 | 南京林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97 |
7 | 东北林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87 |
8 | 青岛理工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86 |
9 | 新疆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78 |
10 | 沈阳药科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一批 | 473 | ... |
24 | 长春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16 |
25 | 青岛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14 |
26 | 赣南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12 |
27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10 |
28 | 天津农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10 |
29 | 泉州师范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07 |
30 | 吉林化工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06 |
31 | 新疆农业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401 |
32 | 广西师范大学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86 |
33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 | 环境科学 | 本二批 | 38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环境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贵州大学
贵州大学创建于1902年,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农工学院、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11月,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贵州大学”校名。1997年8月,与贵州农学院等院校合并。2004年8月,与贵州工业大学合并。历经120余年的建设发展,先后成为国家“211工程”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教育部、贵州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2021年,《贵州省政府工作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做强贵州大学”,同年11月贵州省教育厅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强贵州大学的实施方案》,提出按照“中国特色、世界水平、贵州需求”的要求,把贵州大学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高水平大学;2023年,贵州省委、省政府决定“集中力量做强贵州大学”,引领和带动贵州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也是首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和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42人次、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57人次;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5人、教育部科技委委员3人;贵州省委重点联系专家27人和联系专家93人。有连续6年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名录1人;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3人。
2、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教学科研平台。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6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黑龙江省国际合作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猫科动物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其中1个升级为“2.0”计划),有林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工程、野生动物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有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智库;有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的长期科研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检测中心等;有113个校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2020年,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和森林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森林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成立了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3、内蒙古师范大学
内蒙古师范大学(前身内蒙古师范学院)是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边疆民族地区最早建立的高等学校,自治区重点大学,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支持院校,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学校。1951年11月20日,自治区人民政府决定于1952年在乌兰浩特市建设内蒙古师范学院并招生。1954年8月,学校迁至呼和浩特市。1978年,学校开始招收研究生。1982年更名为“内蒙古师范大学”,被列为自治区重点高校。2000年,内蒙古教育学院并入学校。2006年,学校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实践探索,现已成为自治区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重要基地,是自治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中心、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中心、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研究中心。
学校拥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26个,硕士专业学位16种;有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4个,有自治区重点学科和重点培育学科18个;具有硕士研究生免试推荐入学资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