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3-29 12:57:23 新高考网

湖南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湖南招生公共管理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2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公共管理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湘潭大学;而在省外,有30所高校面向湖南省招生公共管理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武汉大学。

湖南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湖南公共管理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湖南省招生公共管理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湖南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湖南本省开设公共管理类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湘潭大学(565分)、湖南农业大学(496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湘潭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65
2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12
3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08
4湖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496

2、湖南公共管理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湖南招生公共管理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武汉大学(633分)、华东师范大学(625分)、华中科技大学(615分)、四川大学(613分)、华东政法大学(610分)、华中师范大学(600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99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594分)、东北大学(591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88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武汉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633
2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625
3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615
4四川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613
5华东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610
6华中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600
7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99
8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94
9东北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91
10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88
...
21河南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49
22济南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43
23西南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32
24重庆工商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27
2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25
26福建农林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14
27山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511
28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类本科批486
29北方民族大学公共管理类本科批473
30桂林医学院公共管理类本科批469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湖南省招生公共管理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湖南招生公共管理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湘潭大学

学校简介

建校以来,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湖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国内为数不多同时进入THE、USNEWS等权威国际大学排行榜的地方高校之一。

2、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大师云集,名师荟萃。学校教学科研岗共6789人,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21人,四川大学杰出教授9人,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8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入选者8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负责人22人(2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含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负责人82人(86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委托)及各类专项项目获得者71人(84项);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2人、“重点领域创新团队”3个。

3、东北大学

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办学,先后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21个学院(部),形成了以工为主、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现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8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6个,博士后流动站23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