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麻醉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江西招生麻醉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5所。在本省,有3所高校开设了麻醉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昌大学;而在省外,有23所高校面向江西省招生麻醉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兰州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江西省招生麻醉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江西本省开设麻醉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昌大学(590分)、赣南医学院(540分)、宜春学院(49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昌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90 |
2 | 赣南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40 |
3 | 宜春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98 |
在江西招生麻醉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兰州大学(605分)、重庆医科大学(588分)、安徽医科大学(587分)、徐州医科大学(585分)、中国医科大学(582分)、广东医科大学(582分)、山西医科大学(577分)、昆明医科大学(577分)、哈尔滨医科大学(574分)、大连医科大学(56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兰州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605 |
2 | 重庆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88 |
3 | 安徽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87 |
4 | 徐州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85 |
5 | 中国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82 |
6 | 广东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82 |
7 | 山西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77 |
8 | 昆明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77 |
9 | 哈尔滨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74 |
10 | 大连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一批 | 565 | ... |
14 | 杭州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538 |
15 | 潍坊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533 |
16 | 厦门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532 |
17 | 皖南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531 |
18 | 山西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515 |
19 | 内蒙古医科大学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514 |
20 | 沈阳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513 |
21 | 牡丹江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97 |
22 | 新疆第二医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81 |
23 | 锦州医科大学医疗学院 | 麻醉学 | 本科二批 | 46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江西省招生麻醉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宜春学院
宜春学院地处赣西中心城市——江西省宜春市。宜春自古就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是国家第一批生态试点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全国卫生城市。宜春风光旖旎,交通便利,沪瑞高速、沪昆高铁、浙赣铁路穿城而过,明月山民用机场四通八达。
宜春学院的前身是1958年创办的宜春大学。2000年1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宜春师范专科学校、宜春医学专科学校、宜春农业专科学校、宜春市职工业余大学合并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现有本部校区、北校区和厚德校区三个校区,占地近2000亩,有全日制在校生20000余人。
2、重庆医科大学
学校创建于1956年,由上海第一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分迁来渝组建,原名重庆医学院,1985年更名为重庆医科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教育部批准的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 2015年成为教育部、国家卫健委和重庆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近五年来,累计新增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各级各类项目超过4500 项,资助经费约11亿元,牵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科技创新 2030-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等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 54项,资助经费达2.38亿元。近五年发表SCI收录论文10000余篇,年均增长率10%。多项成果在《柳叶刀》、《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细胞》、《美国医学会杂志》、《自然·医学》等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近五年来,学校累计新增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38项,包括重庆市科技奖一等奖5项,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1项。学校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独立研制的我国第一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医疗设备——高强度聚焦超声肿瘤治疗系统(海扶刀)属世界首创,首台设备于2020年12月被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学校研发的新冠病毒抗体和抗原检测产品为抗疫做出积极贡献,研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乙肝病毒核心相关抗原检测试剂盒已完成中试生产和注册检,即将进入临床试验。数字化病毒检测技术、抗抑郁和中风药物相关技术、肿瘤免疫治疗相关技术、阿尔兹海默症预防等科技成果高质量完成转化。
3、新疆医科大学
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在苏联访问期间,同意了时任新疆省人民政府副主席赛福鼎·艾则孜同志的建议,决定在新疆乌鲁木齐兴建一所医学高等学府,并纳入苏联援助新中国建设“一五计划”156个重点项目。
学校所辖8所直属附属医院,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满足疑难危重疾病救治和新疆、周边国家特高发疾病临床需求为导向,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医疗服务中心建设,充分发挥全疆医疗系统主力军优势,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各附属医院形成了优势集中、特色鲜明、错位发展、整体联动,具有较高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医疗资源集群,为“健康中国”、“健康新疆”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