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4所。在本省,有5所高校开设了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兰州大学;而在省外,有40所高校面向甘肃省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海洋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甘肃本省开设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兰州大学(551分)、甘肃政法大学(491分)、甘肃中医药大学(472分)、甘肃农业大学(464分)、兰州财经大学(45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兰州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51 |
2 | 甘肃政法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91 |
3 | 甘肃中医药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72 |
4 | 甘肃农业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64 |
5 | 兰州财经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56 |
在甘肃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海洋大学(561分)、西南交通大学(549分)、北京体育大学(538分)、成都中医药大学(538分)、江西师范大学(518分)、广州医科大学(504分)、西华师范大学(503分)、江苏科技大学(502分)、天津科技大学(500分)、福建中医药大学(50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海洋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61 |
2 | 西南交通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49 |
3 | 北京体育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38 |
4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38 |
5 | 江西师范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18 |
6 | 广州医科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04 |
7 | 西华师范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03 |
8 | 江苏科技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02 |
9 | 天津科技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00 |
10 | 福建中医药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500 | ... |
31 | 齐齐哈尔医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51 |
32 | 绍兴文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49 |
33 | 新疆第二医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49 |
34 | 武汉体育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48 |
35 |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46 |
36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41 |
37 | 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40 |
38 | 吉林医药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30 |
39 | 南昌交通学院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28 |
40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公共事业管理 | 本科批 | 42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甘肃省招生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甘肃政法大学
甘肃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管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学科的甘肃省省属的政法类普通本科院校,是全国最早建立的省属本科政法院校。学校是国家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院校、首批涉外法治人才协同培养创新基地(培育)院校、第二批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教育基地院校、全国政法院校“立格联盟”成员、全国“法学教育创新联盟”成员、甘肃高校法学教育联盟会长单位。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内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胡弗汉顿大学、美国中央俄克拉荷马大学、美国佛蒙特法学院、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莫斯科国立法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哈萨克斯坦法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30余所国外高校及吉林大学、青岛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等国内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中国政法大学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法律大学联盟的发起成员单位。
2、广州医科大学
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和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现有2个校区(番禺校区和越秀校区),占地面积59.7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5.50万平方米。
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着力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余人,其中研究生5千余人、本科生约1万人。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有临床医学和生物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25个学院(教学单位),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占比(80.95%)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建有包括国家首批现代产业学院在内的国家级教育教学平台4个,省级教育教学平台46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7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0门。学校招生、培养和就业工作广受社会各界好评,毕业生医学类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其中2023年中西医结合执业医师通过率位居全国第一,公共卫生执业医师通过率跻身全国前五。
3、哈尔滨医科大学
学校设18个二级院部和8个事业单位。附属医院9所,其中直属医院5所。有教职工18312人(其中大庆校区503人),在校普通教育本科生16364人(其中大庆校区8254人),研究生8855人(其中博士研究生2116人,硕士研究生6739人),留学生267人。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获南丁格尔奖1人,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9人,全国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入选国家级人才项目51人次,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中青年专家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入选者8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89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龙江学者”36人,享受黑龙江省特殊津贴30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33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41人,黑龙江省“头雁”团队6个。
学校有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9个,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本科专业3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群)21个。国家紧急医学救援基地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44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1个,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点专业基地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8个。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9个,临床医学进入前1‰学科。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卫健委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平台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试点3个,教育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2个,省现代产业学院2个,省创新创业示范基地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8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2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教育部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英语授课)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一流本科课程54门。
相关推荐:
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5年最新院校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