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汉语言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汉语言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4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北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汉语言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福建招生汉语言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北师范大学(565分)、云南财经大学(528分)、鲁东大学(52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北师范大学 | 汉语言 | 本科批 | 565 |
2 | 云南财经大学 | 汉语言 | 本科批 | 528 |
3 | 鲁东大学 | 汉语言 | 本科批 | 527 |
4 | 牡丹江师范学院 | 汉语言 | 本科批 | 479 |
1、河北师范大学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大力推进科研创新平台和智库建设。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3个;河北省学科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9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6个、国际合作基地2个、协同创新中心3个、新型智库3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50余个,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能力明显增强。
2、鲁东大学
鲁东大学是一所工农理文兼备、应用学科见长的综合性大学。2012年,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单位。2014年,获批教育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6年,入选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017年,获评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2020年,被确定为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山东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2024年,获批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得天下英才而育之”,是历代鲁大人笃定的办学信念。九十四载弦歌不辍、桃李芬芳,以吴伯箫、何其芳、臧克家、老舍、萧平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师先贤曾在这里弘文励教,迄今为止已培养了3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涌现出了以“鲁大作家群”领军人物、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最美大学生村官”张广秀,“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杨安仁等大批先进典型。
3、牡丹江师范学院
教书育人,薪火长传。牡丹江师范学院是教育部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单位,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始建于1958年,历经东北农学院嫩江分院、北安师范专科学校、宁安师范专科学校和牡丹江师范学院四个发展阶段。37年的农村办学历史,66年的艰辛办学历程,牡丹江师范学院秉承了东北抗联“不畏艰辛,勇赴国难,敢于担当”的传统,铸就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自强不息、励志图新”的“大荒地”精神。学校扎根边疆、服务龙江、贴近乡村,跨越一甲子的春华秋实,发展成为黑龙江省东南部地区规模最大、学科门类齐全、综合实力强,师范底色鲜明,应用特色突出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依法治教、依法办学、依法治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理念,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培养了大批具有社会责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健康身心、专门知识、扎根边疆的基础教育教师和服务地方的应用型人才。
向北开放,深化交流。与俄罗斯4所高校新建友好合作关系,引进5名外籍院士,组建中俄国际 “功能材料”物理联合实验室、“中俄乡村教育研究”国际合作团队、“中俄师范教育虚拟教研室”,举办国际学生中华诗词大赛、乡村教育暨教师教育研究国际学术交流会等系列活动,与俄罗斯乌拉尔国立经济大学合作申报法学和经济学专业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俄罗斯托木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合作举办“1+1”翻译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项目。国际友好合作院校52所,与国外30余所高校实现学分互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