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化工与制药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3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贵州大学;而在省外,有22所高校面向贵州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理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本省开设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贵州大学(515分)、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40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贵州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15 |
2 |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04 |
在贵州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理工大学(615分)、中南大学(594分)、南京理工大学(591分)、武汉理工大学(573分)、中国药科大学(567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563分)、西北大学(558分)、湖南师范大学(555分)、南昌大学(544分)、浙江工业大学(54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理工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615 |
2 | 中南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94 |
3 | 南京理工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91 |
4 | 武汉理工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73 |
5 | 中国药科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67 |
6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63 |
7 | 西北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58 |
8 | 湖南师范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55 |
9 | 南昌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44 |
10 | 浙江工业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543 | ... |
13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489 |
14 | 长江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一批 | 489 |
15 | 重庆工商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58 |
16 | 济南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55 |
17 | 北方民族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23 |
18 | 西北民族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22 |
19 | 北方民族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13 |
20 | 齐齐哈尔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11 |
21 | 泰山学院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09 |
22 | 内蒙古科技大学 | 化工与制药类 | 本二批 | 40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位于“乌蒙腹地、三省红都”毕节,坐落在美丽的流沧河畔,南依碧阳湖、北靠德溪湿地公园,动中有静、绿树成荫、文脉清晰、书韵飘香。学校系教育部“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对口支援项目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国家百所产教融合应用型项目建设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百千万工程)”首批项目试点院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贵州省转型发展试点高校、贵州省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贵州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学校创建于1938年,历经省立毕节师范学校、贵州毕节师范学校、毕节师范专科学校等时期。1993年,教育部定名为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5年3月,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与毕节教育学院合并组建毕节学院,成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201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毕节学院更名为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
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西安,现有雁塔、草堂两个校区和一个大学科技园区。雁塔校区南眺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北临举世闻名的明代古城墙;草堂校区坐落于高新区草寺东路;大学科技园位于西安高新技术东开发区幸福林带南段,东依景色怡人的浐灞生态园;两校区和科技园区总占地3700余亩。
学校是国务院首批获准有权授予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的单位。拥有原国家重点学科3个(结构工程、环境工程、建筑设计及其理论),连续两轮入选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高校,建筑学入选陕西省国家"双一流"培育学科。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9个。博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2个学科门类,硕士点涉及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理学、法学、哲学、文学、教育学、经济学、交叉学科等10个学科门类,基本涵盖学校所有本科专业。学校紧盯"双一流"建设目标,不断强化学科内涵建设,学科发展取得里程碑式的成绩,建筑学、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在全国第五轮学科评估中取得重要突破,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管理科学与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等4个学科取得预期成果,"建筑科技"学科链群优势更加彰显。4个学科入选教育部优先发展建议清单,明确建筑学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工程学、环境与生态学、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全球前1.106‰。建筑与建造环境学科进入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前200名。6个学科入选"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榜单,11个学科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榜单,建筑学始终位列"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
3、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教育教学 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已建成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有8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获批1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获评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湖北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及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学校实施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培养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文华奖学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40余种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