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7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贵州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7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石油大学(华东)(564分)、深圳技术大学(543分)、中国计量大学(503分)、江苏科技大学(497分)、中北大学(49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一批 | 564 |
2 | 深圳技术大学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一批 | 543 |
3 | 中国计量大学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一批 | 503 |
4 | 江苏科技大学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一批 | 497 |
5 | 中北大学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一批 | 495 |
6 | 长春理工大学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一批 | 487 |
7 |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 智能感知工程 | 本二批 | 401 |
1、深圳技术大学
深圳技术大学是广东省和深圳市 高标准建设的国际化、高水平、示范性一流应用技术大学。
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设立深圳技术大学筹备办公室的通知。
2、中国计量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成功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设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9个,ESI全球排名前1%学科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8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全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省级一流专业24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等7门;浙江省一流课程145门,省级精品课程22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1个,省级联合培养基地7个。
3、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
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成立于1999年,2004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改制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由南京理工大学联合社会力量举办。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建有研究生院的全国重点大学,治学严谨,师资力量雄厚,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理工大学负责指导各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和实施,选派、推荐和审定各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和教学质量监控。依托南京理工大学的优质教育资源和办学优势,紫金学院致力于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人文精神与科技素养相结合”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
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积极探索改革创新之路。以“学”为中心进行专业建设改革,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为目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支持学生个性化发展;以契合人才需求侧为导向,倒推制定“应用能力+个性发展”人才培养方案;以学习结果为导向,构建课程体系,统筹第一、二课堂、课内外、校内外资源,实现“通专并重+多样发展”;以保障学习条件为前提,“引智聚力+资源共享”,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和专业发展平台;以学生发展为检验标准,循证分流全程追踪,优化专业结构,促进教师、学生成为专业建设共同体。学校人才培养和专业建设发展成绩突出:现有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通信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公共事业管理);参评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获评星级专业4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公共事业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培育点,会计学专业获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建设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