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3-08 13:46:06 新高考网

广东中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中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7所。在本省,有10所高校开设了中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州中医药大学;而在省外,有52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中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中医药大学。

广东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广东中医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中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广东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广东本省开设中医学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州中医药大学(573分)、暨南大学(607分)、南方医科大学(57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41
2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14
3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11
4暨南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07
5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05
6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98
7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90
8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73
9南方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72
10广东药科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48

2、广东中医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广东招生中医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中医药大学(610分)、浙江中医药大学(577分)、成都中医药大学(607分)、湖南中医药大学(583分)、厦门大学(600分)、南京中医药大学(599分)、湖北中医药大学(576分)、广西中医药大学(580分)、河北中医药大学(576分)、福建中医药大学(57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69
2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31
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22
4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16
5浙江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10
6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10
7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10
8成都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07
9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04
10厦门大学中医学本科批600
...
43山西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41
44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37
45井冈山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32
46甘肃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批529
47湖南中医药大学湘杏学院中医学本科批522
48广西中医药大学赛恩斯新医药学院中医学本科批507
49长沙医学院中医学本科批506
50辽宁中医药大学杏林学院中医学本科批504
5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中医学本科批500
52长春科技学院中医学本科批486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中医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广东招生中医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广州中医药大学

广州中医药大学是首批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广东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也是广东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中医药高校。学校肇始于1924年创办的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6年更名为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1952年建设成为广东中医进修学校,1956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广州中医学院,是新中国首批四所高等中医药本科院校之一,1995年正式更名为广州中医药大学。

学校坚持引培并举,打造一流师资队伍。历史上曾有以罗元恺、司徒铃、邓铁涛、黄耀燊、梁乃津、刘仕昌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名医名家在校执教。现拥有以中国工程院刘良院士、国医大师禤国维、周岱翰、林毅,国际知名青蒿抗疟专家李国桥教授以及岐黄学者、国家杰青、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等在内的一批著名学者教授。学校教职工13599人,其中校本部1339人,附属医院12260人,其中高级职称2340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77人、省级人才291人,其中全职院士1人、国医大师4人、全国名中医5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3人、国家级人才奖励计划3人、国家杰青1人、万人领军1人、岐黄学者10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6人、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3人、国家优青4人、海外优青1人、青年岐黄学者6人,省重大人才工程11人、省特支计划15人、省名中医107人。拥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工人先锋号1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6人、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状3个。

2、湖南中医药大学

湖南中医药大学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长沙,是湖南省重点建设本科院校,全国首批设立国家级重点学科的中医药院校,全国首批招收博士研究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的中医药院校。现有含浦、东塘两大校区,占地面积1018亩。下设15个本科教学学院,以及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湘杏学院(独立学院),15所附属医院(2所直属附属医院),25所教学医院。现任党委书记戴爱国,校长易刚强。

服务赋能水平跃升。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先后与省内33个市、县签订校地战略合作协议,将“三位一体”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动能。选址湖南湘江新区,成立湖南中医药大学科技园,聚焦中医药产业“研发+转化+孵化+产业化”核心功能,打造集“政、产、研、医、用、金”为一体的国家级中医药特色大学科技园。湘赣粤港澳中医药全产业链发展联盟秘书处落户学校,推进政产学研用医合作落地落实。开发中药新药70余个,科技成果转让63项,直属附属医院院内制剂157个,近三年销售额达3.3亿余元。学校牵头研制或参与研发古汉养生精、乙肝宁颗粒剂、肝复乐片、正清风痛宁缓释片、驴胶补血颗粒、妇科千金片、四磨汤、代温灸膏、天麻首乌片、益龄精等中药新药及超微饮片、配方颗粒,累积产值超过200亿元。其中,“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为我国第一个中药缓释制剂;肝复乐片是国内第一个抗癌Ⅱ类中药新药;“中药超微粉体关键技术的研究及产业化”项目研究成果在湖南省各大中医院推广应用,获湖南专利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以学校作为注册申报单位首个获批临床试验的“柴金解郁安神片”实现技术转让。药食同源产品“清清葆”年销售量达2个亿。

3、贵州中医药大学

贵州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65年,原名“贵阳中医学院”。建校以来,秉承“厚德明志,笃学力行”的校训,坚持“发展为先、质量为本、创新为源、育才为用”的教育理念,以培养高级中医药人才为己任,服务于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及其产业发展,服务于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坚持走特色发展之路,现已成为以中医药为主、多学科支撑,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本硕博全层次人才培养的中医药高等院校。

学校以开放的视野,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发展倡议,努力建立以东盟为中心,辐射全球的中医药教育新格局。先后与法国、德国、澳大利亚、韩国、新加坡、泰国等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交流合作;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为英国、巴西、厄瓜多尔等国家的学术团体及机构开展中医药培训;与英国高校合作举办药物制剂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海外实践基地、中德心脏康复基地等项目顺利开展;连续举办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及民族医药学术论坛,为促进中医药国际化发挥了积极作用。

相关推荐:

中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