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大气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3-15 19:00:33 新高考网

河北大气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北招生大气科学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0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海洋大学。

河北大气科学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河北大气科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北省招生大气科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河北大气科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河北招生大气科学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615分)、中国地质大学(武汉)(599分)、云南大学(昆明市)(589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585分)、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市)(583分)、成都信息工程大学(578分)、沈阳农业大学(564分)、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549分)、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德阳市)(539分)、无锡学院(53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市)大气科学本科批615
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大气科学本科批599
3云南大学(昆明市)大气科学本科批589
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本科批585
5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市)大气科学本科批583
6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本科批578
7沈阳农业大学大气科学本科批564
8广东海洋大学(湛江市)大气科学本科批549
9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德阳市)大气科学本科批539
10无锡学院大气科学本科批537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北省招生大气科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河北招生大气科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中国海洋大学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民族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具有国际视野和合作竞争意识、具有科学精神和人文素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以造就国家海洋事业的领军人才和骨干力量为特殊使命。学校遵循“通识为体,专业为用”的本科教育理念,实行有限条件的自主选课制度和学业识别与毕业专业识别确认制度,努力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毕业生中已有16人当选中国科学院或中国工程院院士,4人先后担任国家海洋局局长,参加中国第一次南极考察的75位科学家中一半以上是学校毕业生。

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大气科学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在教育部最新学科评估中取得优异成绩。气象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地球科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社会科学总论、数学等9个学科跻身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其中地球科学和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大气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数学、科学技术史、计算机科学与技术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大气科学、数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0个本科专业(不含专业方向)分布于理、工、文、管、经、法、农、艺、教9个学科领域。

3、广东海洋大学

广东海洋大学是广东省人民政府和自然资源部共建高校,是一所以海洋与水产学科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海洋大学,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学科建设高校。

教研平台优良。学校拥有1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平台——国家耐盐碱水稻技术创新中心华南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水产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广东省水产动物病害防控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品加工与安全重点实验室、国家贝类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湛江)、广东省南美白对虾现代种业产业园、南海海洋牧场智能装备广东省重点实验室等46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南海水产经济动物增养殖重点实验室、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7个市厅级科研平台;工程训练中心、航海技能训练中心等15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7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3个省级科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基地;1个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6个广东省产业学院;16个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拥有1个首批广东省协同创新平台培育对象——南海现代渔业协同创新中心。建有海洋资源与环境监测中心(具有国家资质认定计量认证实验室)、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实验室等98个校级教学科研实验室。有全国高校中水生生物标本最多的水生生物博物馆以及与自然资源部(原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共建的海洋遥感与信息技术实验室2个“全国海洋科普教育基地”。

相关推荐:

大气科学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