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5所。在本省,只有安徽工业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14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南昌航空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安徽招生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安徽工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工业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一批 | 511 |
在安徽招生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南昌航空大学(565分)、沈阳航空航天大学(544分)、大连交通大学(535分)、沈阳工业大学(504分)、重庆理工大学(494分)、太原科技大学(487分)、辽宁工业大学(478分)、北华航天工业学院(477分)、黑龙江科技大学(477分)、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45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南昌航空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一批 | 565 |
2 |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一批 | 544 |
3 | 大连交通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一批 | 535 |
4 | 沈阳工业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一批 | 504 |
5 | 重庆理工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94 |
6 | 太原科技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87 |
7 | 辽宁工业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78 |
8 |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77 |
9 | 黑龙江科技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77 |
10 | 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56 |
11 | 长春工程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54 |
12 | 沈阳大学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53 |
13 | 兰州城市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52 |
14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 焊接技术与工程 | 本二批 | 44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现有教职工221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31人、副高级职称51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职工916人,其中博士学位教师889人(占专任教师总数63.73%),各类国家级人才25人次、省级人才154人次。1名教授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化学会-巴斯夫公司青年知识创新奖”(全国仅4人)、第五届“科学探索奖”。近三年,学校3个学科领域7人次入选全球“高被引科学家”榜单,位列省属高校第一。在美国斯坦福大学和爱思唯尔数据库发布的2022年度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上,学校有24位学者入选。
2、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始建于1952年,学校现已建设成为以航空宇航为特色,以工为主,工、理、文、经、管、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三方共建高校,是辽宁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工局共建高校。学校先后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现有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3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1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 1个省级军民融合发展研究基地,2个省级新型重点智库。承担各类国家级项目370余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额达14.5亿元,成果转化额7.1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4000余篇,授权专利686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4项,其中省部级科学技术最高奖1项、一等奖11项。学校获批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激励试点单位,被授予省教育厅高校服务辽宁振兴发展科技成果省内转化十强高校等称号。
3、重庆理工大学
抗战烽火淬炼,兵工血脉浸润。重庆理工大学诞生于1940年,前身是国民政府兵工署第十一技工学校(对外称士继公学),曾是享誉国内的“兵工七子”之一,现为重庆市重点建设高校、重庆市高水平新工科建设高校,也是西南地区唯一具有兵工背景的普通本科高校。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美国、英国、法国、西班牙、俄罗斯、韩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59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形式、深层次、宽领域的合作交流,是“一带一路”中波大学联盟等国际联盟组织成员高校,牵头发起成立了西部陆海新通道知识产权高校联盟。学校坚持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发展,与国内多个市(区)县建立了校地合作关系,与北京理工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中国兵器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国内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与兵器装备集团、兵器工业集团、中国通用、长安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开展了紧密的产学研合作。
相关推荐:
青海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