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所。在本省,只有甘肃农业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2所高校面向甘肃省招生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甘肃招生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甘肃农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39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甘肃农业大学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本科批 | 396 |
在甘肃招生农业智能装备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21分)、大连海洋大学(40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本科批 | 521 |
2 | 大连海洋大学 | 农业智能装备工程 | 本科批 | 408 |
1、甘肃农业大学
甘肃农业大学是农业农村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国家重点建设的中西部百所高校之一、甘肃省高水平大学。前身是1946年10月创建于兰州的国立兽医学院。1950年更名为西北兽医学院,1951年更名为西北畜牧兽医学院,1958年与筹建中的甘肃农学院合并成立甘肃农业大学。
近五年来,全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2739项,到位总经费达6.5亿元,获省部级奖励104项,授权专利2500多项,第一主编出版专著教材62部,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600多篇。目前,学校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400余项,在草业科学、动物科学、旱作农业、设施农业、循环农业、节水农业、林果产业、农机装备和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取得了一批重大研究成果。拥有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饲草种质创新与新品种选育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林草局高寒鼠害防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创新中心、工程实验室等平台55个。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早在1934年建校之初,学校即开始招收本科生,194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长期以来,学校坚持“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创新、高素质、国际化”的总体思路,着力培养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社会责任感和“三农”情怀,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服务现代农业发展的学术精英、创新创业技术领军人才和社会发展管理人才。学校高度重视一流本科教育,积极参与“新农科”建设,34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生物科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拥有1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8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5人,建成国家级精品课程1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级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6门,近年来入选国家级规划教材52种。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设有综合素质教育学院。重视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鼓励和支撑学生参加各类高水平学科竞赛、创新创业项目训练与实践,多次获全国“互联网+”大赛、“挑战杯”学术课外竞赛等顶级赛事国家第一级别奖,位居全国农林高校前列。建校以来为社会累计培养输送各类人才近30万人,毕业生遍布海内外,有28位校友成为两院院士,为西北乃至全国农业现代化建设及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3、大连海洋大学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学科体系完善,优势特色学科明显。水产一级学科为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在前五轮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始终位居全国前列。以水产学科为依托的农学领域“植物与动物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