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水利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更新:2025-03-13 17:04:54 新高考网

贵州水利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贵州招生水利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4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

贵州水利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2025最新名单)

一、贵州水利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贵州省招生水利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贵州水利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贵州招生水利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农业大学(594分)、河海大学(588分)、吉林大学(587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584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75分)、郑州大学(567分)、长沙理工大学(530分)、重庆交通大学(524分)、昆明理工大学(511分)、东北农业大学(494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农业大学水利类本一批594
2河海大学水利类本一批588
3吉林大学水利类本一批587
4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水利类本一批584
5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类本一批575
6郑州大学水利类本一批567
7长沙理工大学水利类本一批530
8重庆交通大学水利类本一批524
9昆明理工大学水利类本一批511
10东北农业大学水利类本一批494
11济南大学水利类本二批464
12桂林理工大学水利类本二批456
13山东农业大学水利类本二批437
14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类本二批406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贵州省招生水利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贵州招生水利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始终秉持“求实创新、励志图强”的校训,坚持以“学术立校、人才强校、创新兴校、开放活校、文化荣校”为发展战略,努力建设成为在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高水平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高质量社会服务、高水平国际交流合作、先进文化引领的重要基地;成为让学生全面发展、让教职工引以自豪、让社会高度赞誉、让世界广泛认同的大学。到建校100周年时,努力把吉林大学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2、长沙理工大学

长沙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经、文、法、哲、艺、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以本科、研究生教育为主体,具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予权和硕士生推免权的多科性大学。学校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湖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湖南省文明标兵单位、湖南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

立足新时代,学校将传承和发扬优良办学传统,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战略,坚持育人为本、人才集聚、交叉创新、服务融合、文化引领,着力打造特色人才培养重地、科技创新示范基地、一流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先进文化传承传播前沿阵地,积极推进“双一流”建设,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和育人水平,培养“底色亮、实践强、善创新、敢担当”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和行业精英,实现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协调发展、共同发展,决胜建成“百强”大学,向创新型高水平大学迈进。

3、重庆交通大学

重庆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51年,根据毛主席指示,为修建康藏公路、建设大西南,邓小平主持的西南军政委员会创办学校,时名西南交通专科学校。1960年,组建重庆交通学院。随后成都工学院土木系、四川冶金学院冶金系、武汉水运学院水工系等相继并入。2000年,学校由交通部划转重庆市管理,为省部共建高校。2006年,学校更名为重庆交通大学,并增列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科技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学校拥有山区桥梁及隧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内河航道整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交通土建工程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家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山区桥梁与隧道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桥梁结构工程交通运输行业重点实验室、力学治沙与生态碳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城市轨道车辆系统集成与控制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智能物流网络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山地城市交通系统与安全重庆市重点实验室、绿色航空能源动力重庆市重点实验室、西部交通与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等48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西南水运科学研究院、沙漠土壤化研究院等20余个研发机构。在山区交通基础设施、寒区工程、冻土生态航道、轨道装备、运输物流、绿色航空等领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成果,学校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发明奖17项,省部级及学会科技奖励600余项。公开发行《应用数学和力学》《重庆交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社会科学版)等核心学术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