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8所。在本省,有17所高校开设了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福州大学;而在省外,有58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天津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福建本省开设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7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福州大学(605分)、福建师范大学(563分)、华侨大学(545分)、集美大学(面向厦门)(550分)、闽南师范大学(524分)、厦门理工学院(面向厦门)(507分)、福建江夏学院(513分)、泉州师范学院(面向泉州)(495分)、福建技术师范学院(477分)、厦门大学嘉庚学院(47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福州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05 |
2 | 福建师范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3 |
3 | 华侨大学(面向泉州)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61 |
4 | 华侨大学(面向厦门)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2 |
5 | 集美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2 |
6 | 集美大学(面向厦门)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50 |
7 | 华侨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45 |
8 | 闽南师范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24 |
9 | 厦门理工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24 |
10 | 福建江夏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13 |
11 | 厦门理工学院(面向厦门)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507 |
12 | 泉州师范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96 |
13 | 泉州师范学院(面向泉州)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95 |
14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77 |
15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73 |
16 | 闽南科技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39 |
17 | 闽南理工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31 |
在福建招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天津大学(642分)、南京航空航天大学(624分)、南京理工大学(622分)、深圳大学(621分)、苏州大学(621分)、中央民族大学(611分)、暨南大学(606分)、南京邮电大学(605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605分)、南京师范大学(60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天津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42 |
2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4 |
3 | 南京理工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2 |
4 | 深圳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1 |
5 | 苏州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21 |
6 | 中央民族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11 |
7 | 暨南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06 |
8 | 南京邮电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05 |
9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05 |
10 | 南京师范大学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600 | ... |
49 | 湘南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96 |
50 | 怀化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93 |
51 | 南阳理工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4 |
52 | 梧州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81 |
53 | 周口师范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74 |
54 | 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69 |
55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56 |
56 |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55 |
57 | 文华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52 |
58 | 长春电子科技学院 | 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 | 本科批 | 43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独立学院。
2003年10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揭牌,掀开了嘉庚学院向优质大学奋进的历史。历经21年的跨越发展,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13个学院、1个独立系、2个教学部、2个教学中心、1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4个本科专业,83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近19000人、硕士研究生90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嘉庚学院自办学之日起在福建省即在本二批次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全国本二线上考生数占比近100%。嘉庚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省外学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55%,省外生源比例在福建省省属院校中居于前列。
2、中央民族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民委、教育部、北京市共建高校。学校前身为1941年成立的延安民族学院。新中国成立后,经中央政府批准,1951年在北京成立中央民族学院,1993年11月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9年、2004年学校先后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2017年进入“双一流”建设A类高校行列。
3、辽宁科技大学
辽宁科技大学是省属本科高校,始建于1948年,时为鞍山新华中学专科部,1949年组建鞍山工业专门学校,1950年改为东北工学院鞍山分院,1958年升格为本科层次的鞍山钢铁学院,1998年由冶金工业部划转为辽宁省政府,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经教育部批准,2002年更名为鞍山科技大学,2006年更名为辽宁科技大学。
学校服务行业及地方成果显著。学校立足辽宁、面向全国,为冶金行业和辽宁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在钢铁冶金领域,牵头组建辽宁省冶金产业校企联盟和冶金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宝武、本钢等企业共建创新联盟、研发中心,助力钢铁行业绿色低碳、智能制造转型升级。在菱镁新材料领域,与辽宁菱镁产业基地和企业集群全面实施产学研合作,建立镁产业专业研究院4个,实施科技攻关和成果转化示范工程10余项,助力辽宁菱镁产业转型创新发展。在精细化工领域,学校科研团队研发的“耐高温无色透明聚酰亚胺(膜)”,作为“天问一号”和“嫦娥五号”的关键组件材料,与探测器一同飞上火星和月球,解决了国内在该领域的“卡脖子”问题,技术成果与奥克集团合作落地转化,列入国家工信部“工业强基工程”项目,总投资达4亿元。此外,与科大聚龙集团联合建立国家金融安全及系统装备行业唯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发成果达到国内首创、国际领先水平,成为行业技术创新的领航者;与鞍钢、东软、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等东北龙头企业建立产学研战略联盟,与中钢热能院联合共建“炼焦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与中国工程院院士邵安林共建智慧矿山研究院,服务支撑产业、地方高质量发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