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生物制药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生物制药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31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生物制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兰州交通大学;而在省外,有28所高校面向甘肃省招生生物制药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苏州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生物制药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甘肃本省开设生物制药专业(理工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兰州交通大学(443分)、甘肃农业大学(401分)、天水师范学院(392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兰州交通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43 |
2 | 甘肃农业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01 |
3 | 天水师范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92 |
4 | 陇东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75 |
在甘肃招生生物制药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苏州大学(553分)、中国药科大学(530分)、沈阳药科大学(497分)、河北医科大学(493分)、扬州大学(480分)、济南大学(463分)、安徽农业大学(454分)、天津医科大学(452分)、黑龙江大学(447分)、山西中医药大学(43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苏州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553 |
2 | 中国药科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543 |
3 | 中国药科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530 |
4 | 沈阳药科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97 |
5 | 河北医科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93 |
6 | 扬州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80 |
7 | 济南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63 |
8 | 安徽农业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54 |
9 | 天津医科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52 |
10 | 黑龙江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47 | ... |
19 | 天津农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07 |
20 | 九江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407 |
21 | 淮南师范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93 |
22 | 信阳师范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91 |
23 | 巢湖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89 |
24 | 泰州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88 |
25 | 塔里木大学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82 |
26 | 大庆师范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75 |
27 | 齐鲁医药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68 |
28 | 吉林医药学院 | 生物制药 | 本科批 | 357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甘肃省招生生物制药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陇东学院
陇东学院是一所全日制综合性省属普通本科院校,地处甘肃省庆阳市,前身是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的庆阳师范专科学校,2001年庆阳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和庆阳地区农业学校整体并入,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陇东学院。2012年庆阳卫校整体并入。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合格评估,2015年被甘肃省列为首批转型发展试点院校,2017年被甘肃省学位委员会确定为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22-2023年被教育部列为华东理工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对口支援学校。学校实行省地共建、以省为主的办学体制。
学校现占地面积1400余亩,校舍建筑面积5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0.7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63亿元,馆藏图书204.71万册。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7196人,面向全国28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教职工1344人,其中具有高级以上职称人员564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80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优秀专家、领军人才、人才工程、“园丁奖”和“成才奖”等获得者54人,43人享受甘肃省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1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讲座教授”,4名“甘肃省飞天学者特聘计划青年学者”,118人获“陇原人才服务卡”;兼任兄弟院校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96人。
2、沈阳药科大学
学校目前已发展成为多学科、多层次、多形式教育的高等药学学府,设有药学院、制药工程学院、中药学院、生命科学与生物制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医疗器械学院、功能食品与葡萄酒学院、无涯创新学院、文体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学院。现有在校研究生5214人(博士生652人、硕士生4562人)、本科生9900人、成人函授生11112人。学校荟萃了众多的专家学者,教职工1167人,其中专任教师689人,正高级职称159人(教授156人),副高级职称260人(副教授260人)。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药学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全国药学专业学位教指委委员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获得者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28人,教育部首届青年教师奖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辽宁省领军人才1人,辽宁省优秀专家12人,辽宁省攀登学者6人,辽宁省特聘教授21人,辽宁省“院士后备人选培养工程”第二批人选1人,辽宁省优秀教师11人,辽宁省教学名师44人,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百层次人选45人,“兴辽英才计划”领军人才18人,青年拔尖人才18人,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4个,辽宁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
学校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秉承“以药学研究为特色,向大健康产业全域延伸”的发展思想,建成了集科技创新、技术孵化、成果转化、药品监管服务于一体的“3+1”型药物创新体系。体系拥有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基地59个,包括国家药物创新综合性平台、国家药品监管科学研究基地、基于靶点的药物设计与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药质量控制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和智能药物递送系统设计与评价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等,涵盖了新药临床前研发完整技术链,部分功能与国家药物创新体系接轨。
3、长沙学院
长沙学院创建于1970年,办学源头可追溯至1970年11月的长沙市革委会师训班、1978年7月的长沙基础大学、1983年5月的长沙大学。2004年由原长沙大学(专科)升格为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实行“省市共建共管、以长沙市为主管理”体制。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规划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示范基地,湖南省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湖南省“双一流”高水平应用特色学院,湖南省一本招生高校,湖南省文明高校,湖南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示范基地,湖南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湖南省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先进高校。
信息来源:党政办公室 更新时间:2024年5月
相关推荐:
天津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专业大专院校排名及分数线(2024最新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