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新闻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辽宁招生新闻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58所。在本省,有12所高校开设了新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辽宁大学;而在省外,有49所高校面向辽宁省招生新闻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传媒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辽宁省招生新闻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辽宁本省开设新闻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辽宁大学(510分)、辽宁师范大学(551分)、大连外国语大学(544分)、沈阳师范大学(525分)、大连民族大学(519分)、沈阳体育学院(513分)、渤海大学(490分)、沈阳城市学院(405分)、辽宁传媒学院(404分)、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40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辽宁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72 |
2 | 辽宁师范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51 |
3 | 大连外国语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44 |
4 | 辽宁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42 |
5 | 沈阳师范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25 |
6 | 大连民族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19 |
7 | 沈阳体育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513 |
8 | 辽宁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10 |
9 | 渤海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490 |
10 | 沈阳城市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05 |
11 | 辽宁传媒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04 |
12 | 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04 |
在辽宁招生新闻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9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传媒大学(633分)、暨南大学(611分)、深圳大学(600分)、北京语言大学(597分)、北京体育大学(590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588分)、厦门大学(585分)、西北政法大学(578分)、上海政法学院(577分)、云南大学(57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传媒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633 |
2 | 暨南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611 |
3 | 深圳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600 |
4 | 北京语言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97 |
5 | 北京体育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90 |
6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588 |
7 | 厦门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85 |
8 | 西北政法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78 |
9 | 上海政法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577 |
10 | 云南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576 | ... |
40 | 南昌航空大学科技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63 |
41 | 兰州文理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62 |
42 | 新疆科技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59 |
43 |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54 |
44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453 |
45 | 长春光华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44 |
46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44 |
47 | 上海外国语大学贤达经济人文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32 |
48 | 海口经济学院 | 新闻学 | 本科 | 404 |
49 | 内蒙古师范大学 | 新闻学 | 本科 | 40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辽宁省招生新闻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辽宁大学
辽宁大学是一所具备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医、艺等学科门类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经济学科入选教育部“101计划”。学校现有三个校区,即沈阳崇山校区、沈阳蒲河校区和辽阳武圣校区。学校占地面积2222亩,校舍建筑面积67万平方米。
学校现有各类在校学生35234人,其中本科生18356人,硕士研究生7783人,博士研究生1004人,留学生368人,成人教育学生7723人。现有教职工2617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716人。有博士生导师271人,硕士生导师1076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际经济学会会士1人,国际计量经济学会会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2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2人,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入选者61人,国家级和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15个,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50人。
2、深圳大学
深圳大学1983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肩负着为特区培养人才和为国家高等教育改革探路的光荣使命。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深圳大学建设,组织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为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4198人,其中专任教师2725人(教授627人、副教授999人、讲师1064人)、技术人员595人、管理人员878人。有博士后1181人,专职研究人员649人。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99位,广东省高层次人才103位,深圳市高层次人才2104位。
3、烟台大学
烟台大学建校于1984年,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共同创建并持续支援建设。1985年正式招生,1998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资格,2020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项目博士后招收培养资格,是山东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山东省名校工程首批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入选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法学、药学学科入选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设行列。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ESI全球前1%并稳定保持。
学校地址:山东省烟台市莱山区清泉路30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