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水利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河南招生水利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5所。在本省,只有郑州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水利类专业;而在省外,有15所高校面向河南省招生水利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河南省招生水利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河南招生水利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郑州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9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郑州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594 |
在河南招生水利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622分)、中国农业大学(620分)、华北电力大学(北京)(617分)、兰州大学(611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97分)、吉林大学(600分)、东北农业大学(580分)、长沙理工大学(579分)、昆明理工大学(568分)、重庆交通大学(566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622 |
2 | 中国农业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620 |
3 |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 水利类 | 本一批 | 617 |
4 | 兰州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611 |
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603 |
6 | 吉林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600 |
7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597 |
8 | 东北农业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580 |
9 | 长沙理工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579 |
10 | 昆明理工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568 |
11 | 重庆交通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566 |
12 | 济南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557 |
13 | 山东农业大学 | 水利类 | 本一批 | 544 |
14 | 河北地质大学 | 水利类 | 本二批 | 517 |
15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水利类 | 本二批 | 504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河南省招生水利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郑州大学
郑州大学(简称郑大,英文简称:ZZU)由河南省人民政府兴办,法定住所地为河南省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学校总占地面积6100余亩,主校区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00号,主校区南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75号,主校区北校园位于郑州市文化路97号,主校区东校园位于郑州市大学北路40号,主校区西校园位于郑州市科学大道157号;洛阳产业技术研究院位于洛阳市周山大道6号。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4.3万余人、研究生2.7万余人,以及来自83个国家的留学生2100余人。
郑州大学是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部省合建高校。校党委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三批“全国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确立了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办学定位,围绕一流大学建设中长期任务与“221”战略,坚持内涵式、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到 2035 年力争进入世界一流大学行列。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554人,全日制在校生36476人。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进入前1‰,农业科学进入前0.1‰。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3、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坐落在吉林省长春市。学校始建于1946年,1960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大学,1984年成为首批建立研究生院的22所大学之一,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和首批“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已建立起学士-硕士-博士完整的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在籍学生75080(全日制71757人、非全日制3323人),其中预科生149人,本科生41830人,硕士生22766人(全日制19914人、非全日制2852人),博士生9552人(全日制9081人、非全日制471人),留学生78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