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俄语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吉林招生俄语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6所。在本省,有15所高校开设了俄语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东北师范大学;而在省外,有54所高校面向吉林省招生俄语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吉林省招生俄语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吉林本省开设俄语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5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东北师范大学(538分)、吉林大学(537分)、长春师范大学(434分)、长春大学(430分)、北华大学(424分)、长春工业大学(413分)、延边大学(409分)、吉林师范大学(407分)、长春人文学院(371分)、长春光华学院(36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东北师范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38 |
2 | 吉林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37 |
3 | 长春师范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434 |
4 | 长春大学 | 俄语 | 二批A | 430 |
5 | 北华大学 | 俄语 | 二批A | 424 |
6 | 长春工业大学 | 俄语 | 二批A | 413 |
7 | 延边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409 |
8 | 吉林师范大学 | 俄语 | 二批A | 407 |
9 | 长春人文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71 |
10 | 长春光华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65 |
11 | 长春大学旅游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64 |
12 | 吉林师范大学博达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60 |
13 | 吉林外国语大学(中外合作) | 俄语 | 二批A | 354 |
14 | 吉林外国语大学 | 俄语 | 二批A | 343 |
15 | 长春大学(中外合作) | 俄语 | 二批A | 341 |
在吉林招生俄语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4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东师范大学(555分)、北京外国语大学(550分)、苏州大学(542分)、西南大学(537分)、中央民族大学(536分)、兰州大学(532分)、上海政法学院(525分)、中南财经政法大学(524分)、海南大学(518分)、北京体育大学(515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东师范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55 |
2 | 北京外国语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50 |
3 | 苏州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42 |
4 | 西南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37 |
5 | 中央民族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36 |
6 | 兰州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32 |
7 | 上海政法学院 | 俄语 | 一批A | 525 |
8 |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24 |
9 | 海南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18 |
10 | 北京体育大学 | 俄语 | 一批A | 515 | ... |
45 | 兰州理工大学 | 俄语 | 二批A | 394 |
46 | 西安外事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94 |
47 | 西北民族大学 | 俄语 | 二批A | 393 |
48 | 哈尔滨石油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86 |
49 | 青岛滨海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78 |
50 | 新疆师范大学 | 俄语 | 二批A | 364 |
51 | 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59 |
52 | 西安翻译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59 |
53 | 青岛工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59 |
54 |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 | 俄语 | 二批A | 35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吉林省招生俄语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长春人文学院
长春人文学院坐落在风景秀丽的长春净月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于1988年,历经吉林国际语言文化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两个办学阶段。2020年12月,经教育部批准正式转设更名为长春人文学院,至今已有36年的办学历史。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穆树源教授为董事长,博士生导师张兴海教授为校长,付宏政研究员为党委书记。
学校坚持专家治校,教授治学,形成了一支懂教育、会管理,具有开阔视野、前瞻性战略思维和眼光,有教育情怀,专注教育管理的核心团队,涌现出一批学术造诣深、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优秀教师群体。现有教师73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690余人,教授、副教授比例达53%,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教师的比例达81%。在教师队伍中,有国务院政府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一级编导、国家一级演员、吉林省教学名师、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吉林省突贡中青年人才、吉林省新世纪人才、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等,有3人荣获“吉林省高校科研春苗人才”称号,1人荣获“吉林省高校新世纪科学技术(人文社科)优秀人才”称号;有27名博士生导师,有31名教师被聘为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导师;一批外籍教师常年在校任教。
2、兰州大学
兰州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家高等教育格局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和良好声誉。
学校创建于1909年,始为甘肃法政学堂,是中国西北地区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高等学校。1928年,扩建为兰州中山大学。1946年,更名为国立兰州大学。新中国成立后,在高等学校院系调整中,被确定为国家14所综合性大学之一。改革开放以来,先后入选“211工程”“985工程”建设高校,2002年和2004年,甘肃省草原生态研究所、兰州医学院先后并入和回归兰州大学。2017年,入选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学校现有城关、榆中2个校区。在11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坚守在西部、奋斗为国家,走出了在经济待发达地区创办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奋进之路,创造了化学“一门八院士”、地学“师生三代勇闯地球三极”、中科院“兰大军团”、隆基兰大合伙人等享誉国内外的“兰大现象”。
3、东北林业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是一所以林科为优势、林业工程为特色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学校,地处我国最大国有林区的中心——哈尔滨市,校园占地136公顷,并拥有帽儿山实验林场(帽儿山森林公园)和凉水实验林场(凉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教学、科研、实习基地,总面积达3.3万公顷。
教学科研平台。学校拥有优良的教学科研平台和实践教学基地。有林木遗传育种全国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黑龙江帽儿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有森林植物生态学、生物质材料科学与技术、东北盐碱植被恢复与重建、森林生态系统可持续经营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6个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4个黑龙江省国际合作实验室;有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及猫科动物研究中心,3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其中1个升级为“2.0”计划),有林学、森林工程、野生动物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森林工程、野生动物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有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有2个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6个省级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级智库;有3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批准的长期科研基地;有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野生动植物检测中心、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工程质量监督管理总站检测中心等;有113个校外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2020年,帽儿山实验林场、凉水实验林场和森林博物馆入选第五批全国林草科普基地,森林博物馆晋级“国家二级博物馆”。2021年,成立了东北亚生物多样性研究中心、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