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法语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更新:2025-04-14 15:44:42 新高考网

青海法语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青海招生法语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外国语大学。

青海法语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一、青海法语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青海省招生法语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青海法语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青海招生法语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三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外国语大学(542分)、西安外国语大学(382分)、大连外国语大学(357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本科一批542
2西安外国语大学法语本科一批382
3大连外国语大学法语本科一批357

二、在青海招生法语专业的大学简介

1、北京外国语大学

北京外国语大学(简称“北外”)坐落在北京市海淀区西三环北路,在三环路两侧分设东、西两个校区,是教育部直属、首批“211工程”高校、“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高校、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

北外获批开设101种外国语言,欧洲语种群和亚非语种群是目前我国覆盖面最大的非通用语建设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特色专业建设点。学校形成了以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为主体,文、法、经、管、教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格局。按照时间先后,学校开设语种包括俄语、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波兰语、捷克语、罗马尼亚语、日语、阿拉伯语、柬埔寨语、老挝语、僧伽罗语、马来语、瑞典语、葡萄牙语、匈牙利语、阿尔巴尼亚语、保加利亚语、斯瓦希里语、缅甸语、印尼语、意大利语、克罗地亚语、塞尔维亚语、豪萨语、越南语、泰语、土耳其语、朝鲜语、斯洛伐克语、芬兰语、乌克兰语、荷兰语、挪威语、冰岛语、丹麦语、希腊语、菲律宾语、印地语、乌尔都语、希伯来语、波斯语、斯洛文尼亚语、爱沙尼亚语、拉脱维亚语、立陶宛语、爱尔兰语、马耳他语、孟加拉语、哈萨克语、乌兹别克语、拉丁语、祖鲁语、吉尔吉斯语、普什图语、梵语、巴利语、阿姆哈拉语、尼泊尔语、索马里语、泰米尔语、土库曼语、加泰罗尼亚语、约鲁巴语、蒙古语、亚美尼亚语、马达加斯加语、格鲁吉亚语、阿塞拜疆语、阿非利卡语、马其顿语、塔吉克语、茨瓦纳语、恩得贝莱语、科摩罗语、克里奥尔语、绍纳语、提格雷尼亚语、白俄罗斯语、毛利语、汤加语、萨摩亚语、库尔德语、比斯拉马语、达里语、德顿语、迪维希语、斐济语、库克群岛毛利语、隆迪语、卢森堡语、卢旺达语、纽埃语、皮金语、切瓦语、塞苏陀语、桑戈语、塔玛齐格特语、爪哇语、旁遮普语。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坚持服务国家战略,目前已开齐与中国建交国家的官方用语。

2、西安外国语大学

1958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外国语大学。1979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6年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3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得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获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01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列为“十二五”期间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23年被教育部、国家语委评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经过72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已形成突出外语教育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特色,文学、教育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理学、艺术学等7个门类协调发展的多学科格局,是国家西部重要的外语人才培养基地,在西北地区的外语教育教学和研究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学校现有22个学院(部)等教学机构,是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拥有外国语言文学博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包含16个博士二级学科),1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级一流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现有外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应用经济学、政治学、新闻传播学、地理学、工商管理学等9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翻译、国际中文教育、旅游管理、会计、新闻与传播、教育、金融、国际商务、戏剧与影视、设计等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开设57个本科专业,其中语言类专业30个 ,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非通用语种专业20个。英语等20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专业为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5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外交学等9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校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与西北政法大学开设陕西省首个“德语+法学”联合学士学位培养项目;同时,大力开展“双外语+专业”卓越拔尖人才培养,设有外交、国际贸易、新闻传播、工商管理、经济学、国际旅游、中译外(英语、俄语、德语)等9个卓越人才实验班和1个英语拔尖人才实验班,是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非通语种提前批次招生和接收保送生资格院校。

3、大连外国语大学

大连外国语大学于1964年在周恩来总理的亲切关怀下成立,迄今已有60年历史。作为东北地区唯一一所公立外国语大学,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回应时代需求,响应国家号召,服务民族复兴,在强国建设中展现“大外作为”。学校应国家外交事业需求而成立,时名大连日语专科学校,1970年更名为辽宁外语专科学校,1974年开办本科教育,1978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学院,2013年更名为大连外国语大学,目前已发展成为以外语为主,拥有文学、经济学、管理学、工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多科性外国语大学,是辽宁省一流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是辽宁省重点建设的一流学科。建校以来,共为国家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人才,毕业生活跃在外交外事、外经外贸、教育科技等领域,服务于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回应国家战略和新时代需求,为国家培养实战型拔尖创新人才,先后有百余名毕业生进入外交部工作。

学校科研成果丰硕。设有东北地区首家国家语委科研机构“中国东北亚语言研究中心”,辽宁省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比较文化研究基地”,辽宁省重点实验室“同声传译实验室”和“新文科数字人文创新实验室”。现有45个科研机构,其中在教育部备案的研究中心7个、省级科研机构12个、市级科研机构8个。2018年以来获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481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2项。53个优秀科研成果获辽宁省政府奖,400余项学术成果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学校主办的《外语与外语教学》入选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来源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东北亚外语研究》《语言教育》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语言学类扩展期刊和入库期刊。

相关推荐:

法语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