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世界史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黑龙江招生世界史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天津师范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黑龙江省招生世界史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黑龙江招生世界史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3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天津师范大学(473分)、安徽师范大学(443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天津师范大学 | 世界史 | 本一批 | 478 |
2 | 天津师范大学 | 世界史 | 本一批 | 473 |
3 | 安徽师范大学 | 世界史 | 本一批 | 443 |
1、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天津女学堂的创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的重要发端。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1999年,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成新天津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65年来,天津师范大学为天津乃至全国输送大批基础教育名家和核心骨干师资,造就了300余名天津中小学现岗书记校长和75%以上的天津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为天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质师资人才支撑。
学校办学资源丰富,设施设备精良。人文精神厚重,环境美丽优雅,生态风格独特。学校设有3个学部,19个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5232人,其中,本科生26477人,硕士研究生6195人,博士研究生742人;国际学生1082人。校园占地3500亩,含771亩自然湖泊湿地,美丽环境宜居宜学,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学校建筑面积85.08万平方米。新建改造9.58万平方米京津冀教育协同实训基地,2023年7月竣工交付使用。学校图书馆藏书近400万册,馆藏古籍15万册,善本古籍1300多种、1.2万册。
2、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始建于1958年,原名天津师范学院,1982年更名为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4年天津女学堂的创建。1911年,并入北洋女子师范学堂,成为天津师范大学的重要发端。天津师范大学是天津百年师范教育的传承者,天津基础教育文脉发祥地。1999年,天津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天津教育学院与天津师范大学合并组建成新天津师范大学,成为天津市唯一面向基础教育输送优质师资的师范大学。65年来,天津师范大学为天津乃至全国输送大批基础教育名家和核心骨干师资,造就了300余名天津中小学现岗书记校长和75%以上的天津基础教育一线骨干教师,为天津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质师资人才支撑。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国际交流合作广泛。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积极服务“中华文化走出去”重大需求,入选国家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学校,与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共建“天津师范大学国际中文教师教育学院”,与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共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研究院”,与教育部出国留学服务中心共建“出国留学培训基地”。学校举办5所孔子学院和1所独立孔子课堂,举办的非洲第一所孔子学院——内罗毕大学孔子学院,成为全球示范孔子学院。学校3次获得“先进中方承办机构”荣誉称号,所建设的孔子学院11次获得“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称号,荣获“孔子学院开创奖”。与35个国家和地区的198所大学、机构和地方政府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派往49个国家担任中文教学工作的国际中文教育志愿者规模达到1061人。与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合作建设4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国际学生培养规模在天津市名列前茅。赴境外参加国际会议和研究访学教师规模累计超千人。
3、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坐落在具有“徽风皖韵、千湖之城”美誉的国家级开放城市——芜湖,濒临浩瀚长江,傍依灵秀赭山,集江南自然之神秀、汇安徽人文之灵杰,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高校、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特色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安徽省唯一)、全国首批省委宣传部与学校共建新闻学院试点单位,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
学校现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基础学科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重点智库1个,安徽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5个,安徽省重点实验室7个,安徽省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安徽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7个,安徽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新型产业共性技术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乡村振兴协同技术服务中心1个。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9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线下课程14门,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3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双语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6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
相关推荐:
船舶电子电气工程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4年最新院校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