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2-24 11:53:07 新高考网

安徽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9所。在本省,只有安徽工业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智能感知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8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太原理工大学。

安徽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安徽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安徽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安徽工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安徽工业大学智能感知工程本一批525

2、安徽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8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太原理工大学(580分)、燕山大学(574分)、北京信息科技大学(571分)、中国计量大学(571分)、中北大学(55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太原理工大学智能感知工程本一批580
2燕山大学智能感知工程本一批574
3北京信息科技大学智能感知工程本一批571
4中国计量大学智能感知工程本一批571
5中北大学智能感知工程本一批552
6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智能感知工程本一批532
7西安文理学院智能感知工程本二批474
8南阳师范学院智能感知工程本二批463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智能感知工程专业的大学简介

1、安徽工业大学

安徽工业大学坐落于长三角与南京毗邻的全国文明城市——安徽省马鞍山市。学校前身是创建于1958年的马鞍山钢铁工业学校;1977年经国务院批准组建马鞍山钢铁学院,隶属于原冶金工业部;1985年更名为华东冶金学院;1998年划转安徽省,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安徽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2000年经教育部和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华东冶金学院和安徽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安徽工业大学。

学校占地面积2539.23亩,现有佳山、秀山两个校区,校舍建筑面积84.03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09亿元,馆藏纸质图书240万余册,可用数据库137个,电子图书310万余册。设17个教学院部,60个本科招生专业,2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9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9396人,各类研究生4805人,留学生248人,宝钢、中天班学生144人,各类继续教育在籍生8033人。

2、中国计量大学

中国计量大学是一所以计量、标准、质量、市场监管和检验检疫为办学特色的高等院校。学校前身是1978年由国家计量总局创建的杭州计量学校,198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中国计量学院,2016年更名为中国计量大学,2019年成为浙江省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共建大学和浙江省重点建设大学。2021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核,学校成功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23年成功获批仪器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设有19个学院(部、中心),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1.8万余人,研究生近5000人,留学生400余人。现有专任教师近150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近700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8%。有国家级领军人才20余人次,省部级人才80余人次。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浙江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部级教学团队6个。获全球首届唯一的“ISO标准化高等教育奖”,获国家级、省级教学成果奖43项。

3、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学校位于深圳市龙岗区国际大学园路1号,占地面积33.37万平方米,由深圳市人民政府投资20.43亿元兴建。校园紧邻神仙岭和龙口水库,依山傍水,环境优美。共有21栋单体建筑,包括主楼、两栋实验楼、三栋教学楼以及图书馆、体育馆、学生活动中心、学生宿舍、教师公寓等建筑。矗立于中心广场的主楼与莫斯科大学主楼造型非常相似,是校园的地标性建筑。主楼高156米,顶端的五角星被誉为“深北莫之星”。

学校根据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科技产业发展的需要,依托莫斯科大学基础科学研究和北京理工大学工程研究的优势,设立计算数学与控制研究中心、化学与材料研究中心、现代生物学前沿科学研究中心、前沿交叉技术研究院、人工智能研究院、中俄法学比较研究中心以及SMBU-Sistema合作基础实验室、SMBU—Roscosmos合作基础实验室。

相关推荐:

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