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动物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3-05 15:37:34 新高考网

甘肃动物医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甘肃招生动物医学类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5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

甘肃动物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甘肃动物医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甘肃省招生动物医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甘肃动物医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甘肃招生动物医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5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农业大学(562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18分)、南京农业大学(510分)、山东农业大学(465分)、长江大学(462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类本科批562
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医学类本科批518
3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类本科批510
4山东农业大学动物医学类本科批465
5长江大学动物医学类本科批462

二、在甘肃招生动物医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中国农业大学

历经百年的世纪风雨,中国农业大学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学、生命科学、农业工程和食品科学为特色和优势的研究型大学,形成了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农业与生命科学、资源与环境科学、信息与计算机科学、农业工程与自动化科学、经济管理与社会科学等学科群。学校是全国首批20个学位授权自主审核单位之一,现已自主设置营养与健康科学、土地科学与技术、农业绿色发展科学与工程3个交叉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设置农林高校首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增设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物理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土木水利、能源动力、生物与医药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社会工作、图书情报2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等。学校共设有18个学院、1个实体教学单位和1个直属系,涉及农学、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等7大学科门类;设有本科生院、研究生院、继续教育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在第四轮一级学科水平评估中,6个一级学科获评A+,获评A+的学科数量在全国高校中排名第六位;学校现有1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包括9个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研发中心,1个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3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29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包括113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基地,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科技示范展示基地,11个部级野外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省部级综合试验基地。

社会服务工作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顶层设计、统筹布局、引领带动的工作思路,探索服务地方的新机制和新模式。目前,学校在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构建了由5个地方产业研究院、6个地方乡村振兴研究院、192个科技小院、221个教授工作站、23个校外实验站和94位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组成的“三院两站一体系”社会服务体系,并与1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30余个地市签署了合作协议,与大北农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和上海寻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开展了实质性合作,支撑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升了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加快了农业现代化及产业化进程;学校积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展政产学研用合作,通过科技成果转让、实施许可和作价投资等方式,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批重大科技成果成为相关行业的主导技术;学校面向新型农场主、农业经营管理人才、基层农业干部、基层技术人员、职业农民、创业者、跨界投资者等开展理论政策、素质提升、能力建设、农业科技培训和服务,总计达到近万人次,有力地推动了学校科技推广和成果转化工作的开展。

2、山东农业大学

山东农业大学坐落在雄伟壮丽的泰山脚下,前身是1906年创办于济南的山东高等农业学堂。后几经变迁,1952年经全国院系调整,成立山东农学院。1958年由济南迁至泰安,1983年更名为山东农业大学。1999年7月,原山东农业大学、山东水利专科学校合并,同时山东省林业学校并入,组建新的山东农业大学。目前,学校已经发展成为一所以农业科学为优势,生命科学为特色,融农、理、工、管、经、文、法、艺、教等于一体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340.13亩,建筑面积120.6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51亿元,图书馆藏书301万册,电子图书188万册。

3、长江大学

长江大学是湖北省属高校中规模最大、学科门类较全的综合性大学,是国家“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入选高校,湖北省重点建设的四所高水平大学之一,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也是湖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的高校。

教育教学 学校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学基本建设,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优秀,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现已建成10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和2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有8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24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获批1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项目。获评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5个省级教学团队、20个湖北优秀基层教学组织。学校重视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和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及湖北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实施高校。学校实施本硕连读、硕博连读、学分制、导师制、主辅修制、双学位制等培养制度,设有国家奖学金、长江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优秀新生奖学金、孙越崎科学教育基金优秀学生奖学金、中国石油奖学金、文华奖学金、“一带一路”来华留学生奖学金等40余种奖学金,激励学生刻苦学习,奋发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