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福建招生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61所。在本省,有4所高校开设了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厦门大学;而在省外,有60所高校面向福建省招生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浙江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福建省招生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福建招生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厦门大学(面向漳州)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厦门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23 |
2 | 厦门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0 |
3 | 厦门大学(面向厦门)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0 |
4 | 厦门大学(面向漳州)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0 |
在福建招生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0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浙江大学(646分)、武汉大学(640分)、中山大学(631分)、西安交通大学(619分)、对外经济贸易大学(612分)、中央财经大学(612分)、中南大学(611分)、重庆大学(610分)、北京交通大学(608分)、山东大学(60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浙江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46 |
2 | 武汉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40 |
3 | 中山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31 |
4 | 西安交通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19 |
5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12 |
6 | 中央财经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12 |
7 | 中南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11 |
8 | 重庆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10 |
9 | 北京交通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08 |
10 | 山东大学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608 | ... |
51 | 荆楚理工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484 |
52 | 新乡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479 |
53 | 北京城市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467 |
54 | 武汉文理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466 |
55 | 武昌首义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465 |
56 | 长江大学文理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460 |
57 | 温州商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455 |
58 | 重庆移通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455 |
59 | 海口经济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0 |
60 | 青岛城市学院 | 外国语言文学类 | 本科批 | 0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福建省招生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厦门大学
学校发挥“侨、台、特、海”区位优势,彰显“海峡、海丝、海洋”办学特色,先后进入全国重点大学、“211工程”“985工程”和“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建有思明校区、漳州校区、翔安校区和马来西亚分校,设有6个学部、34个学院(直属系、直属中心)和17个研究院,形成了覆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12个学科门类的学科体系,设有36个博士后流动站。2022年,学校入选国家公布的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化学、生物学、海洋科学、生态学、统计学、教育学共6个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名单。在全国新一轮学科评估中,高峰学科、优势学科数量实现倍增,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以有组织科研推进有组织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设有3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实验室)5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高端智库(培育)1个,教育部集成攻关大平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研究创新中心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文化和旅游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监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创新研发中心1个。学校牵头发起的“海洋负排放”国际大科学计划被纳入联合国“海洋科学促进可持续发展十年”行动方案,成为碳中和领域我国第一个获联合国批准的国际大科学计划。
2、陕西师范大学
陕西师范大学位于古都西安,是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前身是1944年成立的陕西省立师范专科学校,1954年更名为西安师范学院,1960年与陕西师范学院合并,定名为陕西师范大学。1978年成为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2005年入选全国“211工程”建设高校,2008年入选国家“985工程”教师教育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全面开启扎根中国大地建设一流师范大学的新征程。
学校坚持立德树人,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校是首批“国优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建有国家级、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各1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教育部虚拟教研室2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2项。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8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获批教育部“新文科”“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教育部国家优师专项计划实施项目1项。学生在“互联网+”“挑战杯”等国家级竞赛中屡获佳绩,4篇论文入选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10篇论文入选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3、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华北电力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大学。2017年,学校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重点建设能源电力科学与工程学科群,全面开启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新征程。2022年,学校顺利通过首轮“双一流”建设评估并进入第二轮建设高校名单,电气工程学科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建校六十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能源电力事业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学校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针,不断增强科技创新能力,攻克了能源电力行业大批关键技术难题,为推动能源电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爱校敬业、追求卓越”的华电精神,贯彻“学科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方针,紧抓机遇、乘势而上,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快速发展,日益以崭新姿态朝着特色鲜明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办学目标稳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