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植物保护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植物保护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5所。在本省,只有安徽农业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植物保护专业;而在省外,有28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植物保护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中国农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植物保护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安徽招生植物保护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安徽农业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安徽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21 |
在安徽招生植物保护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8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中国农业大学(627分)、南京农业大学(593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569分)、海南大学(569分)、扬州大学(569分)、青海大学(564分)、华南农业大学(555分)、东北农业大学(556分)、四川农业大学(550分)、黑龙江大学(524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中国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627 |
2 | 南京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93 |
3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89 |
4 | 海南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69 |
5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69 |
6 | 扬州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69 |
7 | 青海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64 |
8 | 华南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60 |
9 | 东北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56 |
10 | 华南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一批 | 556 | ... |
19 | 江西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80 |
20 | 西南林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80 |
21 | 云南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74 |
22 | 山西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73 |
23 | 天津农学院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72 |
24 | 山西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69 |
25 | 河南科技学院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62 |
26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57 |
27 | 内蒙古农业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56 |
28 | 塔里木大学 | 植物保护 | 本二批 | 44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植物保护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安徽农业大学
安徽农业大学坐落于安徽省会合肥,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以农林生命学科为优势和特色的省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合作共建高校,是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十所高校之一,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现有ESI前1%学科6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部级重点学科19个、安徽省高峰学科4个、安徽省高峰培育学科4个。现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学位授权类别。现有64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7个,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现有1个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1个国家级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农科教合作人才培养基地、2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4个国家级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2、四川农业大学
四川农业大学是一所以生物科技为特色,农业科技为优势,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也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庄天慧教授、校长吴德教授。
师资力量雄厚、名师荟萃。现有教职工3382人,其中:教授484人、副教授614人;博士生导师362人、硕士生导师92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高级专家1人,何梁何利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人、特设岗位1人、青年学者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3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5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国家973计划首席青年科学家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15人,霍英东教育基金获得者14人,四川科技杰出贡献奖、杰出人才奖、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天府青城峨眉计划入选者等省级高层次人才335人次,省教学名师、师德楷模、名辅导员等21人次。学校是2012年全省首批人才优先发展试验区2所试点高校之一。
3、浙江农林大学
浙江农林大学位于杭州市、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西端,是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共建高校、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称天目林学院,1966年改名为浙江林学院,2010年更名为浙江农林大学。经过60余年的建设,学校已发展成为以农林、生物、环境学科为特色,涵盖九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大学,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和学位授权体系。
本部设6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新工科项目2个,国家新农科项目5个,国家新文科项目1个,国家卓越农林教育人才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实验教学平台1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国际认证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省级重点专业12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含新兴特色)专业9个。现有浙江省登峰学科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A类)4个,浙江省一流学科(B类)5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学科7个,重点培育学科3个。拥有林学、林业工程、作物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农林经济管理5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15个。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国际茶文化传播基地、国家“111计划”学科引智基地、国家粮食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6个,省部级创新平台54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