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泰语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泰语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21所。在本省,有11所高校开设了泰语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西大学;而在省外,有11所高校面向广西省招生泰语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泰语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广西本省开设泰语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西大学(565分)、广西民族大学(528分)、北部湾大学(483分)、河池学院(481分)、百色学院(479分)、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464分)、广西民族师范学院(462分)、桂林学院(457分)、南宁师范大学(452分)、广西外国语学院(43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西大学 | 泰语 | 本一批 | 565 |
2 | 广西民族大学 | 泰语 | 本一批 | 528 |
3 | 北部湾大学 | 泰语 | 本二批 | 483 |
4 | 河池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81 |
5 | 百色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79 |
6 | 广西民族大学相思湖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64 |
7 |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62 |
8 | 桂林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57 |
9 | 南宁师范大学 | 泰语 | 本二批 | 452 |
10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31 |
11 | 广西外国语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28 |
在广西招生泰语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1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广东外语外贸大学(575分)、汕头大学(574分)、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557分)、大理大学(522分)、昆明学院(514分)、内江师范学院(496分)、海南热带海洋学院(489分)、红河学院(481分)、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450分)、云南大学滇池学院(447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 泰语 | 本一批 | 575 |
2 | 汕头大学 | 泰语 | 本一批 | 574 |
3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 泰语 | 本一批 | 557 |
4 | 大理大学 | 泰语 | 本二批 | 522 |
5 | 昆明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514 |
6 | 内江师范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96 |
7 | 海南热带海洋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89 |
8 | 红河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81 |
9 | 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50 |
10 | 云南大学滇池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47 |
11 | 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 | 泰语 | 本二批 | 445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泰语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广西大学
广西大学坐落于素有“中国绿城”之称的广西首府南宁,是广西唯一的国家“211工程”建设学校,“双一流”建设高校,教育部和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部区合建”高校。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哲、经、法、教、文、理、工、农、医、管、艺等11大门类,一级学科38个,2024年招生本科专业67个,其中15个专业按7个大类招生。现有1个“世界一流”建设学科、2个“部区合建”一流学科群,2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12个广西一流学科,4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其中工程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植物与动物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生物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和地球科学9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和1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平台、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1个农业农村部国际农业科技创新院、1个教育部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等一批国家和部级科研平台,以及45个省级科技创新平台、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广西特色新型智库联盟成员等。学校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与全球48个国家和地区的280余所高校及学术机构签署了学术合作交流协议,与东盟十国90余所高校及学术机构合作交流密切。
2、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Beijing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水平特色大学,是一所以外语为主体、旅游为特色,多学科协同发展的著名高校,是中国外语、翻译、旅游、经贸等人才培养与研究的重要基地。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48个(其中有31个语种专业)、硕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二级学科授权点30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联合培养博士点2个(与美国宾汉姆顿大学联合培养翻译博士,与美国南卡罗莱纳大学联合培养旅游博士)、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分别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共建)。有北京高校高精尖学科2个(旅游管理学科、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4个(外国语言文学、旅游管理、企业管理、国际贸易);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15个(英语、商务英语、日语、朝鲜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葡萄牙语、阿拉伯语、波斯语、翻译、旅游管理、酒店管理、财务管理),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日语、阿拉伯语、英语、旅游管理),北京市“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14个(印地语、意大利语、匈牙利语、塞尔维亚语、爱沙尼亚语、会展经济与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贸易经济、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新闻学、国际事务与国际关系),北京市重点建设一流专业2个(翻译、旅游管理),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日语)。
3、大理大学
大理大学是省州共建的高等院校,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大理医学院、大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1年两校合并组建成大理学院,2003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15年更名为大理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经过46年的办学积淀,已发展成为一所以生物医药研发、民族文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为优势,留学生教育为特色的综合大学,是云南省非省会城市中最早开展本科教育并最早取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的普通高等学校,在云南地方高校中的“领头雁”作用和地位日益彰显巩固。
二是主动服务地方,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撑。学校坚持“一山一水一族一史”的科研理念,致力于生物医药研发、民族文化研究、生态环境保护、滇西特色药用植物开发、地方病防治研究等。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学校构建了支撑云南生物医药大健康产业的“生物医药学科群”、促进滇西边疆民族地区繁荣稳定的“民族文化学科群”和保护滇西地区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生态环境学科群”,有力支撑了滇西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和边疆稳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