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东招生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7所。在本省,只有肇庆学院1所高校开设了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而在省外,有6所高校面向广东省招生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东省招生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广东招生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肇庆学院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00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肇庆学院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本科批 | 500 |
在广东招生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6所,排名前五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上海应用技术大学(560分)、北京工商大学(556分)、大连工业大学(520分)、郑州轻工业大学(519分)、长春工业大学(509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本科批 | 560 |
2 | 北京工商大学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本科批 | 556 |
3 | 大连工业大学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本科批 | 520 |
4 | 郑州轻工业大学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本科批 | 519 |
5 | 长春工业大学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本科批 | 509 |
6 | 柳州工学院 | 化妆品技术与工程 | 本科批 | 47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东省招生化妆品技术与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肇庆学院
肇庆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的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公办全日制本科高校,位于广东省珠三角城市肇庆(距广州90公里)。学校坐落于肇庆星湖风景名胜区中,与星湖山水相互呼应,尽显优美秀丽,堪称读书治学之佳境。学校创建于1970年。2000年3月,西江大学、肇庆教育学院合并组建为本科肇庆学院。办学五十多年来,肇庆学院不忘初心,砥砺奋进,谱写了一篇中国地方大学由小变大、由弱变强的华章,培养了近23万名各类优秀人才,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积极贡献。
学校不断改善办学条件,着力夯实学校事业发展基础。学校有主校区和星湖校区两个校园,总占地面积1279亩。学校现有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95亿元,纸质藏书189.34万册,电子图书390.64万种,电子期刊近2万种,中外文献数据库36个。学校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建有信息化门户平台、OA办公系统、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推进教学科研条件现代化。
2、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办学肇始于1954年,现为上海市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地方大学,是一所具有学士、硕士和博士培养层次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创新型大学。学校入选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重点建设单位、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和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计划、上海市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上海高校课程思政整体改革领航高校、国家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单位、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上海市专利工作示范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入选中国科技成果转化百强高校。2018年以来,在上海高校分类评价中连续六年跻身应用技术型高校第一梯队。
学校专业特色鲜明,学科布局合理。设有2个学部,19个二级学院,拥有本科专业56个,涵盖工、理、经、管、文、法、农、艺等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上海市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其中1个专业通过国际专业认证。建有以“香料香精化妆品与绿色化工”为引领、“功能新材料和智能技术与先进制造”“设计文创与创新管理”为协同的特色学科群;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拥有“上海市Ⅲ类高峰学科”等省部级重点学科6个;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领域11个。
3、大连工业大学
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食品、轻工、纺织、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近五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87项;发表研究论文5684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3387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043件。近年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192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2015、2018、2024年四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21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23年荣获辽宁省科学技术最高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