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化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更新:2025-02-24 08:23:28 新高考网

安徽化学类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安徽招生化学类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43所。在本省,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高校开设了化学类专业;而在省外,有43所高校面向安徽省招生化学类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北京大学。

安徽化学类专业大学排名及分数线(哪个学校好)

一、安徽化学类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安徽省招生化学类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安徽化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在安徽招生化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内本科批院校只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1所,最低录取分数线为670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70

2、安徽化学类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安徽招生化学类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4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北京大学(690分)、华中科技大学(654分)、武汉大学(649分)、华南理工大学(642分)、厦门大学(633分)、山东大学(632分)、吉林大学(630分)、湖南大学(629分)、中国农业大学(629分)、兰州大学(625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北京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90
2华中科技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54
3武汉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53
4武汉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49
5华南理工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42
6厦门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33
7山东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32
8吉林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30
9湖南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29
10中国农业大学化学类本一批629
...
34长江大学化学类本一批521
35中南民族大学化学类本一批512
36江西师范大学化学类本一批501
37湖北师范大学化学类本二批490
38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化学类本二批481
39西南民族大学化学类本二批479
40内江师范学院化学类本二批476
41重庆科技学院化学类本二批470
42湖北科技学院化学类本二批443
43六盘水师范学院化学类本二批443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安徽省招生化学类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安徽招生化学类专业的大学简介

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理工科大学。学校现有32个学院,含8个科教融合学院;设有苏州高等研究院、上海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先进技术研究院、国际金融研究院、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1970年初,学校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以来,学校锐意改革、大胆创新,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一系列具有创新精神和前瞻意识的教育改革措施,创办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建设国家大科学工程、面向世界开放办学等,成为国家高质量人才培养和高水平科学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国家首批实施“985工程”和“211工程”的大学之一。2017年9月和2022年2月,学校两度入选全国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共有11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建校65年来,学校坚持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敢为人先,锐意进取,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科研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2、华东理工大学

学校现有徐汇和奉贤两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127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3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354万册。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学校已连续13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校园)”光荣称号。

学校对标世界一流,面向社会需求,构建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与交流局面,与国境外170余所世界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友好的长期合作关系。获批10个科技部“111计划”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教育部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有中法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卓越工程师学院,在英国建有全球首个科技创新孔子学院,在罗马尼亚成立首家中罗共建的“华东理工大学锡比乌中欧国际商学院”。成立了费林加诺贝尔奖科学家联合研究中心、奥利弗·哈特合同与治理研究中心。

3、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二等奖,中国专利金奖,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等重大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