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包装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包装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2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南农业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包装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广西招生包装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南农业大学(550分)、湖南工业大学(515分)、上海海洋大学(514分)、中北大学(491分)、天津科技大学(487分)、武汉轻工大学(476分)、天津商业大学(440分)、北京印刷学院(432分)、福建技术师范学院(420分)、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401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华南农业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一批 | 550 |
2 | 湖南工业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一批 | 515 |
3 | 上海海洋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一批 | 514 |
4 | 中北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一批 | 491 |
5 | 天津科技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一批 | 487 |
6 | 武汉轻工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二批 | 476 |
7 | 天津商业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二批 | 440 |
8 | 北京印刷学院 | 包装工程 | 本二批 | 432 |
9 | 福建技术师范学院 | 包装工程 | 本二批 | 420 |
10 |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二批 | 401 |
11 | 哈尔滨商业大学 | 包装工程 | 本二批 | 400 |
12 | 长沙师范学院 | 包装工程 | 本二批 | 359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包装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湖南工业大学
湖南工业大学是一所具有65年办学历史的综合性大学,2006年2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株洲工学院更名为湖南工业大学,同年合并了株洲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湖南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办学过程中,先后有湖南城市建设学校、湖南省财会学校并入。学校的办学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58年创办的株洲市师范学校。
学校在广东省建立了东莞包装学院,作为学校在沿海地区的实践教学基地和人才服务窗口;与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组建的“全球低碳城市联合研究中心”通过对全国近百个城市的调查,完成了中国低碳城市排名这一重大科研项目,从2011年开始每年对外联合发布《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绿皮书》;与株洲市人民政府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并组织11个项目负责人与株洲市有关单位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与株洲中车时代集团及株洲清水塘循环经济示范区等国内知名高科技企业和国家重点建设区域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学校还承办了“2010北京国际包装博览会·中国包装教育展”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
2、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是天津双城之“滨城”唯一一所拥有本硕博完整教育体系的大学。学校秉承“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办学传统,弘扬“尚德尚学尚行 爱国爱校爱人”的校训精神,为国家培养了近20万名毕业生,造就了一大批卓有建树的学术名家和行业翘楚,赢得了公认的学术声誉和社会影响。
学校将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锚定目标、实干奋进、善作善成,全力推进实施“先锋计划”,不断开创高水平大学建设新局面,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贡献科大先锋力量!
3、武汉轻工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创建于1951年,位于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省武汉市,是全国最早培养粮食行业专门人才的学校,先后隶属于原国家粮食部、商业部、国内贸易部,1998年实行中央和地方共建,以湖北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是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湖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和湖北省第一批本科招生高校。学校舍建筑面积6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6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96万余册,数据库53种,电子图书234万余册,电子期刊50万余册,拥有7个优势特色学科相关数据库和机构知识库平台,是湖北省研究级文献收藏单位和湖北省自动化水平优秀级图书馆。
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引导广大教师坚定理想信念、陶冶道德情操、涵养扎实学识、勤修仁爱之心。现有专任教师14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700余人、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省部级专家名师140余人次,省部级教学科研团队50余个,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汇聚了一批在粮食、畜牧饲料、水产等行业具有重要影响的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