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广西招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批的本科高校一共有13所,排名最好的学校是河海大学。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广西省招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在广西招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理工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3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河海大学(598分)、太原理工大学(548分)、扬州大学(513分)、三峡大学(506分)、长江大学(500分)、东华理工大学(487分)、云南农业大学(458分)、河北工程大学(457分)、南昌工程学院(453分)、黑龙江大学(448分)。
排名 | 学校名称 | 招生专业 | 批次 | 分数线 |
---|---|---|---|---|
1 | 河海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一批 | 598 |
2 | 太原理工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一批 | 548 |
3 | 扬州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一批 | 513 |
4 | 三峡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一批 | 506 |
5 | 长江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一批 | 500 |
6 | 东华理工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一批 | 487 |
7 | 云南农业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二批 | 458 |
8 | 河北工程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二批 | 457 |
9 | 南昌工程学院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二批 | 453 |
10 | 黑龙江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二批 | 448 |
11 | 辽宁师范大学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二批 | 427 |
12 | 天津农学院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二批 | 418 |
13 | 河南城建学院 |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 本二批 | 408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广西省招生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1、三峡大学
学校简介 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
学校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十二五”期间获批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十三五”期间获批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十四五”期间获批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法律、教育、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临床医学等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学校共有22个学院,有在校生本科专业74个,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3个,13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医学教育专业认证;有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9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2门,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省级本科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套),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4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3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4个;省级试点学院2个,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4897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019人。
2、云南农业大学
云南农业大学位于春城昆明,北依龙泉山、东傍盘龙江,毗邻著名风景名胜昆明黑龙潭公园,是云南省省属重点大学。
学校现有73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6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3个、国家工程教育认证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5个、省级一流专业2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2个。有省级一流学科8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6个。有农业、兽医、翻译、体育、风景园林、社会工作、生物医药、资源与环境、土木工程、林业、公共管理、工程管理12种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在职人员申请硕士学位授予权和外国留学生招生权。现有省部共建云南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农业生物多样性应用技术国家工程研究中心、西南中药材种质创新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云南高原特色现代化农业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农科专业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和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等国家级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观测试验站、云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智库、研究基地等45个部省级科研平台;院士(专家)工作站24个;国家种质资源库分库、云南省省级种质资源圃(库)等5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等31个,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基地、云南省环境科学与工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各1个;学校还建有昆明市重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7个、校级科研平台38个。
3、南昌工程学院
南昌工程学院前身为1958年创建的江西水利电力学院,曾先后隶属水利电力部、水利部,现为江西省人民政府与水利部共建高校。学校历经江西省水利水电学校大专部、江西工学院水利分院、江西水利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专科学校、南昌水利水电高等专科学校等阶段,成为全国示范性普通高等工程专科重点建设学校。2004年恢复本科办学,更名为南昌工程学院。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江西省“十四五”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是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定向培养军士院校,是江西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管理学、理学、农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高校。学校地处“英雄城”南昌市,拥有瑶湖和彭桥两个校区,校园土地面积130.44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5.97万平方米,在金溪县建有科教基地。校园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是省级水利风景区。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着力打造“问渠”党建品牌,获批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3个、省级“名师工作室”5个、“问渠”党建工作创新基地获批江西省高校党建工作重大创新基地,获批教育部2024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综合改革与精品建设项目、省级家门口的“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人才培养体系,着力培养高素质时代新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9818人,其中研究生1171人、留学生9人。设有18个教学院(部),开设57个本科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设计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水利水电工程为国家特色专业,水利水电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给排水科学与工程等4个专业通过国家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水利水电工程连续多年在校友会中国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排名(应用型)中稳居首位。现有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省级“卓越计划”专业6个、国际合作教育专业2个。学校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现代产业学院2个,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51项。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高水平本科教学建设团队13个。《高职高专教育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高工专水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等2项教学成果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荣获全国高等学校水利类专业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11项,其中一等奖3项。本科毕业生和硕士毕业生就业率均位居全省前列。创新创业成效显著,荣获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创青春”创业计划大赛金奖、全国大学生水利创新设计大赛特等奖等国家级奖励。学校为武警、海军、火箭军等部队定向培养军士生,被教育部评为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建校以来,学校培养18万多高素质人才,为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和水利电力行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