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哲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更新:2025-02-26 11:23:42 新高考网

重庆哲学专业大学有哪些,排名比较好的院校是哪几所?

在重庆招生哲学专业的本科批高校一共有14所。在本省,有2所高校开设了哲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西南大学;而在省外,有12所高校面向重庆市招生哲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学校是华东师范大学。

重庆哲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附分数线)

一、重庆哲学专业本科批大学排名及分数线(一览表)

以下由快志愿提供的数据,按录取分高低,列出了在重庆市招生哲学专业排名较好的一本二本大学名单,包含公办和民办院校,并附上了2023年最低录取分数线。

1、重庆哲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内榜)

重庆本省开设哲学专业(文史类)的本科批院校一共有2所,排名前二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西南大学(557分)、西南政法大学(543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西南大学哲学本科557
2西南政法大学哲学本科543

2、重庆哲学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省外榜)

在重庆招生哲学专业(文史类)的省外本科批院校一共有12所,排名前十的大学(含录取分数线)名单:华东师范大学(620分)、中山大学(613分)、四川大学(608分)、吉林大学(592分)、云南大学(561分)、湖南师范大学(558分)、西北大学(556分)、内蒙古大学(547分)、山东师范大学(543分)、四川师范大学(539分)。

排名学校名称招生专业批次分数线
1华东师范大学哲学本科620
2中山大学哲学本科613
3四川大学哲学本科608
4吉林大学哲学本科592
5云南大学哲学本科561
6湖南师范大学哲学本科558
7西北大学哲学本科556
8内蒙古大学哲学本科547
9山东师范大学哲学本科543
10四川师范大学哲学本科539
11黑龙江大学哲学本科528
12西南民族大学哲学本科514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了面向重庆市招生哲学专业的部分院校,完整名单可在新高考网AI志愿模拟填报助手查询,以下为院校简介,欢迎参考。

二、在重庆招生哲学专业的大学简介

1、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张卫国教授、校长王进军教授。

历经百余年的磨砺和发展,今天的西南大学正秉承“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全面提升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建设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努力奋斗。

2、西北大学

西北大学肇始于1902年的陕西大学堂和京师大学堂速成科仕学馆。1912年始称西北大学。1923年改为国立西北大学。1937年西迁来陕的国立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北洋工学院和北平研究院等组成国立西安临时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西北联合大学,1939年复称国立西北大学。新中国成立后为教育部直属综合大学。1950年复名西北大学。1958年改隶陕西省主管。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现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院校、教育部与陕西省共建高校。

学校现有教职工3080余人,其中中科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教授)5人,国际科学史研究院院士1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8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在校生28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3800余人,研究生15000余人,国际学生500余人。

3、黑龙江大学

黑龙江大学是教育部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有特色、高水平、现代化地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和黑龙江省共建高校,坐落于北国冰城哈尔滨,其前身是1941年成立的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三分校俄文队。办学80多年以来,黑龙江大学在国家全球战略构架中,推进与服务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提升,强化俄语学科专业的优势地位和引领作用,实现人才培养方向、科学研究领域、对外交流合作和社会服务等多方位与俄罗斯对接,形成全国高校独树一帜的对俄办学特色。作为黑龙江省学科门类最全、专业覆盖最广、后发优势最强的综合性大学,坚持立足龙江、面向全国,全力为地方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科技服务和文化引领。“十一五”以来,黑龙江大学坚持以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强化管理为主的发展道路,着力构建教学、科研和学科三位一体的内涵发展模式,整体办学水平、综合实力、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声誉显著提升。化学学科、材料学科、工程学科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评为A类,哲学学科评为B+类,法学、中国语言文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4个学科评为B类,化学学科评为B-类,学科发展速度和整体实力居于省属高校前列。2022年再次获批黑龙江省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16个学科入选建设序列,外国语言文学入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哲学、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语言文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化学、电子科学与技术等7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建设学科,8个学科入选培育建设学科。

黑龙江大学牢固树立“立足龙江、面向全国、服务社会”的观念,通过整合、凝练和优化校内外优势资源及校企合作等方式,形成了以人文社科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大学科技园为主的综合性科技文化创新服务体系,努力为高教强省和科教兴国作出积极贡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面,黑龙江大学充分发挥“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围绕龙江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通过广泛参与决策咨询,承担高层次项目和应用性研究课题,参与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研究,担任实际部门顾问等多种形式,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对俄经贸文化交往和边疆文化大省建设。在自然科学领域,黑龙江大学强化理工科优势特色,不断加强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力度,特别是在生物技术、化学化工、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中取得了大批科技创新成果。我国第一个机群并行数据库服务器系统、无模型控制器、IC卡电脑加油机、L—乳酸菌系列保健产品等科研项目成功实现成果转化,为龙江产生经济效益均数亿元。黑龙江大学积极整合科技资源、搭建成果转化平台,辟建了黑龙江省第一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形成了以计算机软件和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的科技产业群体,年均产值上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黑龙江大学校办产业学府书城是全国大学最大的书城,年营业额上亿元,曾获全国文化产业先进集体称号;黑龙江大学出版社作为全国地方性大学出版社的杰出代表,曾多次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出版政府奖等,并荣获“出版业网站百强”荣誉称号。

相关推荐:

哲学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