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综合类大学排名2025最新排名榜

更新:2025-03-01 10:46:02 新高考网

四川综合类大学有哪些?排名怎么样?

四川综合类大学一共46所,其中四川最好的综合类大学排名依次是:四川大学(排名第1)、成都大学(排名第2)、西华大学(排名第3)、攀枝花学院(排名第4)、成都锦城学院(排名第5)。

四川综合类大学排名2025最新排名榜

以下为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新高考网)将这些院校在本省(四川省)的最低录取分进行排序,得出的四川综合类大学排行榜,供2025年考生参考!

1、四川综合类一本二本院校排名榜一览表(附2024理科录取分数线)

排名学校名称类型2024最低分级别性质办学层次
1四川大学综合645本科公办985,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省部共建,101计划
2成都大学综合564本科公办省重点
3西华大学综合562本科公办省重点,保研,研究生院
4攀枝花学院综合562本科公办省属
5成都锦城学院综合539本科民办
6成都东软学院综合539本科民办
7宜宾学院综合519本科公办省属
8四川文理学院综合510本科公办省属
9西昌学院综合507本科公办省属,省部共建
10四川大学锦江学院综合490本科民办
11四川工商学院综合482本科民办
12四川传媒学院综合479本科民办
13西南交通大学希望学院综合478本科民办省属
14四川工业科技学院综合477本科民办

2、四川综合类大专院校排名榜一览表(附2024理科录取分数线)

排名学校名称类型2024最低分级别性质办学层次
1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61专科公办省重点
2成都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61专科公办
3雅安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58专科公办省重点
4宜宾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49专科公办
5四川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46专科公办省属
6绵阳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46专科公办
7成都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39专科公办
8泸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38专科公办省重点
9四川文化产业职业学院综合438专科公办省属
10达州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36专科公办省重点
11广安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30专科公办省属
12南充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28专科公办省重点
13内江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27专科公办
14眉山职业技术学院综合420专科公办省属
15阿坝职业学院综合420专科公办
16甘孜职业学院综合420专科公办
17四川三河职业学院综合398专科民办
18巴中职业技术学院综合388专科民办
19四川科技职业学院综合339专科民办
20四川文轩职业学院综合327专科民办
21南充科技职业学院综合316专科民办
22四川城市职业学院综合316专科民办省属
23四川文化传媒职业学院综合312专科民办省属
24四川长江职业学院综合305专科民办
25四川应用技术职业学院综合299专科民办
26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综合260专科民办
27攀枝花攀西职业学院综合150专科民办
28德阳农业科技职业学院综合150专科民办
29四川希望汽车职业学院综合150专科民办
30民办四川天一学院综合150专科民办
31天府新区信息职业学院综合150专科民办
32自贡职业技术学院综合150专科民办

四川综合类大学简介:

1.四川大学

岷峨挺秀,锦水含章。巍巍学府,德渥群芳。

四川大学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形成了深厚的人文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和以校训“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校风“严谨、勤奋、求是、创新”为核心的川大精神。近年来,学校围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川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的奋斗目标,确立了“以人为本,崇尚学术,追求卓越”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建立了“以院系为管理重心,以教师为办学主体,以学生为育人中心”的管理运行新机制,提出了“精英教育、质量为本、科教结合、学科交叉”的人才培养指导思想,确立了培养“具有崇高理想信念、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强烈创新意识、宽广国际视野的国家栋梁和社会精英”的人才培养目标。面向新时代,学校将更加聚焦和强化“强基础、厚通识、宽视野、多交叉”,让“开放、包容、厚重、大气”的文化特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底色,让“志存高远、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成为每一个川大学子的人生境界。学校建“金专”、铸“金课”,持续推行“探究式—小班化”等课程教学改革,扎实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擦亮“川大通识教育”名片,以内涵式发展推进教育升级。学校成功举办11届“国际课程周”,开展了“大川视界”学生海外访学计划。学校有全国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示范中心1个,国家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及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9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8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9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9个。2003年以来,学校获批立项2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1个,独立或牵头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0项(其中特等奖1项)、国家级一流课程128门,主编或副主编14种教材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奖(高等教育类)。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3个。2015年以来,学校共获得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7项,金奖数位居全国第四,近三年在“挑战杯”国赛中获得特等奖和金奖11项。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3.7万余人,硕博士研究生3.1万余人,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近3000人。

2.成都大学

成都大学创建于1978年,是改革开放后首批地方城市主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办学体制,是四川省、成都市重点建设大学,是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运动员村承办大学,FISU银级认证“健康校园”。拥有百年历史的三级甲等综合附属医院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

科学研究 现有科研人员1500余人,学校围绕国家经济社会特别是区域重大发展战略布局,聚焦适应区域产业聚集区、重点支柱产业及新兴产业,建有包括国家低碳新材料学科创新引智基地、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工程实验室、省工程研究中心、省重点中华文化研究院、省社科联首批试点实验室等科研平台83个。近三年科研经费均超过2.5亿元、师均科研经费超过15万元。近五年,承担国家科技计划项目20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77项;承担国家社科基金18项、国家艺术基金4项;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60项;发表ESI各学科论文5500余篇,多篇发表在《Nature》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CSSCI论文438篇。我校教师负责的“超长寿命疲劳裂纹萌生机理与寿命预测”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的“阿卡波糖原料和制剂生产的关键技术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负责的《“三礼”名物词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3.西华大学

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四川省新增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优先培育高校。现有郫都、宜宾、彭州、人南、易三仓(泰国)五个校区,占地面积近400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4.1万余人。学校入选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具有面向港澳台地区招生资格、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

聚焦四个面向,推进科技创新。学校秉承农机立校、为国铸耒耜初心,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升集成攻关能力和服务社会能力。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在现代农业装备与体系、高端食品与川菜渝味、低空经济与先进动力、新能源技术及装备、智能制造与尖端材料、人工智能与智慧管理、生态治理与生命健康等领域集聚成势,拥有流体及动力机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智能空地融合载具及管控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XXX材料与表面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科研平台,拥有深度融入产业发展的汽车测控与安全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流体机械及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食品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等25个省级科研平台,推进构建科研育人、产教融合生态圈。近5年学校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课题900余项,获批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8个、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高水平研究团队2个,累计荣获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60余项,连续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重点项目立项,四川省技术发明一等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奖励,高水平论文,千万级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实现新的突破,“工程学”学科持续保持在ESI全球排名前1%。融入新时代西部大开发、战略大后方建设,以服务治蜀兴川为己任,牵头编制四川省农业装备、川菜产业、新能源汽车3大产业攻关路线图,深度参与四川省低空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工作,建有四川智能及新能源汽车、未来食品2个现代产业学院;先后与东方电气、中航工业、中国石油、大唐水电、中国建材、四川交建等骨干企业建立战略合作;联合“天府粮仓”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布局建设丘陵山区“万亩无人”示范农场、农业农村部全程机械化科研基地,取得显著成效。

猜你喜欢:

四川的大学排名(2025最新排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