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政法类大学排名2025最新排名榜

更新:2025-02-26 16:56:25 新高考网

北京政法类大学有哪些?排名怎么样?

北京政法类大学一共8所,其中北京最好的政法类大学排名依次是:中国政法大学(排名第1)、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排名第2)、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排名第3)、民政职业大学(排名第4)、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排名第5)。

北京政法类大学排名2025最新排名榜

以下为志愿模拟填报平台新高考网)将这些院校在本省(北京市)的最低录取分进行排序,得出的北京政法类大学排行榜,供2025年考生参考!

1、北京政法类一本二本院校排名榜一览表(附2024综合类录取分数线)

排名学校名称类型2024最低分级别性质办学层次
1中国政法大学政法666本科公办211,双一流,国重点,保研,研究生院,五院四系,省部共建
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政法623本科公办双一流,国重点,保研
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政法530本科公办
4民政职业大学政法490本科公办省属
5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政法0本科公办国重点
6国际关系学院政法0本科公办国重点,保研,省部共建
7北京警察学院政法0本科公办

2、北京政法类大专院校排名榜一览表(附2024综合类录取分数线)

排名学校名称类型2024最低分级别性质办学层次
1北京政法职业学院政法120专科公办省属

北京政法类大学简介:

1.中国政法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是一所以法学学科为特色和优势,兼有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哲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等学科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1计划”和“111计划”(高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重点建设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直属于国家教育部,由教育部与北京市共建,正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现有海淀区学院路和昌平区府学路两个校区。

学校现有学生18442人,其中内地本科生9630人,内地研究生8053人,港澳台侨及外国留学生759人;专任教师1058人,其中高级职称718人,博士生导师320人、硕士生导师884人,博士学位获得者占比达87.7%。

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学校是公安行业综合性大学,是全国公安系统第一个开展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第一个开展硕士研究生培养、唯一开展博士研究生教育的高等学府,也是学科专业最齐全、办学规模最大、教育层次最完备、目前唯一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公安院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公安学学科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有公安学(世界一流建设学科)、公安技术(国家重点学科)、法学、国家安全学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有公安学、公安技术和法学等3个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学校现有木樨地、团河两个校区,占地1200余亩。教学行政用房、场地和学生(学员)宿舍面积60万余平方米,图书馆公安类藏书为国内最齐全,馆藏图书150万余册。校园教学、科研、训练等设施完备,建有警务战术训练馆、警务战术训练街区、警体综合训练馆、高级警官培训楼等多座现代化大型教育训练场馆,配备了实弹射击、情景模拟、泅渡救援、特勤驾驶、痕迹检验、微量物证分析、警务战术指挥、刑事侦查、心理测试、安全防范技术、交通管理与控制等多项国内一流的警务实训设施。

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39年3月成立的延安工人学校。1939年6月,延安工人学校和陕北公学、安吴堡青训班、鲁迅艺术学院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在张家口成立。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2018年,开始在香港地区招收研究生。2021年11月,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开展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公共管理3个专业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工作。2022年1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印发《关于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意见》,更加坚定了全校师生建设特色一流大学的信心,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2024年3月,获准加入“延河高校人才培养联盟”,秉承“延安根、延河魂”共同精神源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贡献应有力量。

学校现办有三家学术刊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致力于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已形成鲜明的刊物特色和高品质的学术质量;《劳动教育评论》为国内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致力于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中国教工》为工会领域国家级教育类综合性期刊,以促进教育事业特别是教育工会事业发展为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理论素养的有益工具,是中国教科文卫体工会指导、宣传和交流工会工作的重要阵地。

猜你喜欢:

北京市的大学排名(2025最新排名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