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商学院本科招生官网首页入口:
广州商学院本科招生办电话:
020-82872773,82874639
广州商学院本科招生网可登录查询:特殊类型招生、历年分数线、专业介绍、招生简章、院校介绍等官方最新权威信息,也可在线咨询招生相关问题!
广州商学院开设的专业有:电子商务(阿里创新班)、大数据管理与应用(阿里创新班)、国际经济与贸易(阿里创新班)、国际经济与贸易(字节创新班)、电子商务(字节创新班)、法学、电子商务、酒店管理、物流管理、旅游管理、市场营销、互联网金融、投资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软件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德语、商务英语、日语、英语、审计学、会计学、财务管理、数字媒体艺术、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阿里创新班)、智能科学与技术(阿里创新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科大讯飞创新班)、智能科学与技术(科大讯飞创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华为创新班)、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华为创新班)、智能科学与技术(华为创新班)、物联网工程(华为鸿蒙创新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火链游戏创新班)、软件工程(火链区块链创新班)、智能科学与技术、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软件工程、互联网金融、物流管理、会计学、商务英语、国际商务、金融学、运动训练。
省级(直辖市)级特色专业:1个:法学。
广州商学院前身是华南师范大学增城学院,1999年招收第一批学生,是广东省第一所新机制二级学院、全国第一批独立学院。学校2011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14年成为广东省第一所由独立学院转设的普通本科高校,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2016年5月,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成为广东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我校顺利通过2020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学校获批为广东博士工作站及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设经济学院、管理学院、会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信息技术与工程学院、华为ICT学院、艺术设计学院、国际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11院1部,承担国家计划内招生任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9583人。 办学条件 校园占地面积1000多亩,总建筑面积36万余平方米,学校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97.3万册,电子图书108.1万册,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789.96万元,校园网、无线网络已覆盖全校。学校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校内实验、实训中心(室)156个,积极寻求和政府、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华为ICT学院”、“数字经济产业学院”、校内社会法律服务中心、社区矫正志愿服务基地、九龙法庭、法治税务示范基地、创客空间、菜鸟驿站、校园E银行、网络创业孵化基地等多个协同育人平台,同时在校外建有237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能满足实践教学需要。教学大楼、图书馆、多媒体课室等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教师公寓、学生公寓、食堂、银行、超市、校医院等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生活保障。校园环境优美,空气清新,绿树成荫,湖光山色,鸟语花香,是读书治学、成长成才的理想园地。 区位优势 学校位于广州开发区“中新广州知识城”核心区域。广州开发区是全国综合实力最强的国家级开发区之一,是广州市改革开放的窗口,有100多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在开发区投资设厂。“中新广州知识城”是广东省和新加坡合作打造、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国家级双边合作项目,是引领珠三角地区乃至中国知识经济发展的新高地,已累计注册企业1000多家。良好的区位优势,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学生就业提供了条件,学校也将努力成为高端人才引育园、创新平台聚集区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推进器。 人才培养 学校形成了以管理学、经济学为主,文学、法学、工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电子商务学科是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电子商务、会计学专业通过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结题验收;会计学、法学、商务英语、互联网金融、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其中法学、会计学专业已通过结题验收。法学专业入选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学校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主动服务区域尤其是服务广州社会经济发展,积极开展产学研合作教育,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加强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努力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生参加全国“挑战杯”系列大赛、国际机器人竞赛、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跨境电子商务技能竞赛、全国校园财会大赛等学科竞赛活动,均获佳绩,每年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00多项,培养了一大批思想品德好、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国际视野宽阔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历届毕业生受到社会和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最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 国际化办学
学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质量在广东省内外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和赞誉。2016年5月,经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批准,学校成为广东省第六批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单位。2016年,《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模式探索》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2018年,《社会法律服务中心“三融三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荣获广东省第八届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020年,《“产教相互激励融合、分层培养关键能力”的产品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教学成果获得广东省第九届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学校被省教育厅、省综治办、省公安厅评为2015-2017年度“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学校获评“2021年度品牌影响力民办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