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四个档次,全国一共有24所学校上榜!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南开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第二档(A级):华东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第三档(B+级):东北大学、山西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第四档(B级):常州大学、安徽工业大学、桂林理工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南开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大连理工大学和华东理工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南开大学 | 天津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A+ |
2 | 大连理工大学 | 大连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A+ |
3 |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A |
4 | 北京工业大学 | 北京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A |
5 | 东北大学 | 沈阳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6 | 山西大学 | 太原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7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西安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8 |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9 | 福州大学 | 福州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0 | 南昌大学 | 南昌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1 | 福建师范大学 | 福州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2 |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3 | 武汉纺织大学 | 武汉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4 | 常州大学 | 常州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5 | 安徽工业大学 | 马鞍山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6 | 桂林理工大学 | 桂林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7 |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郑州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8 | 中南民族大学 | 武汉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19 | 天津理工大学 | 天津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20 | 中北大学 | 太原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21 | 沈阳化工大学 | 沈阳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22 | 沈阳工业大学 | 沈阳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23 | 河南农业大学 | 郑州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24 | 江苏理工学院 | 常州 | 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 | B |
共24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南开大学(排名第一)
南开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有专业学院28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前1%学科16个,化学和材料科学进入前1‰。
NO2、大连理工大学(排名第二)
大连理工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现有教职工4479人,其中专任教师2992人。学校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15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瑞典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兼职教师中的两院院士34人,专任教师中正高级职称984人,副高级职称1294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0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50人,“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10人,“973计划”青年科学家专题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3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入选者19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基金获得者1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名师76人,“兴辽英才计划”教学名师3人。博士生导师1234人,硕士生导师2504人。
NO3、华东理工大学(排名第三)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现有徐汇、奉贤和金山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2532亩,各类建筑总面积95万平方米,图书馆总藏书量353万册。建有分析测试中心、珠宝检测中心等国家级计量认证单位。学校已连续13次荣获上海市“文明单位(校园)”光荣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