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2025最新排名榜一览)

更新:2024-10-20 14:05:00 新高考网

一、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

在最新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三个档次,全国一共有14所学校上榜!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华中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第二档(B+级):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山东农业大学;第三档(B级):云南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

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二、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5最新)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华中农业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开设院校地区专业评级
1华中农业大学武汉植物科学与技术A+
2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植物科学与技术A+
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咸阳植物科学与技术B+
4西南大学重庆植物科学与技术B+
5山东农业大学泰安植物科学与技术B+
6福建农林大学福州植物科学与技术B+
7河南大学开封植物科学与技术B+
8郑州大学郑州植物科学与技术B+
9云南大学昆明植物科学与技术B
10内蒙古农业大学呼和浩特植物科学与技术B
11甘肃农业大学兰州植物科学与技术B
12黄冈师范学院黄冈植物科学与技术B
13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秦皇岛植物科学与技术B
14榆林学院榆林植物科学与技术B
共14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大学简介

NO1、华中农业大学(排名第一)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硕彦俊秀荟萃。现有教职工3013人,其中教师1688人,教授527人,博士后325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中国工程院院士3人,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6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4人,973计划首席科学家6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岗位科学家59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4个,省部级优秀创新团队76个。国家教学名师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7个。

NO2、上海交通大学(排名第二)

上海交通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有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8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际级创新基地,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协同创新究基地,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4个国家医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能源研发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26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8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技术创新中心,3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国际合作科技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培育),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3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5个上海市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1个上海市社会调查中心,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等。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工程院、文旅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共建一批高水平智库研究平台。

NO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排名第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B+。

学校在长期办学实践中积淀形成了贴近“三农”、服务社会的优良传统。合校以来,学校积极发挥社会服务功能,面向国家和区域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积极开展科技成果示范推广和产业化服务工作。在国内率先探索实践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新模式,与500多个地方政府或龙头企业建立科技合作关系,在区域主导产业中心地带建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站30个、示范基地50个,构建了大学农业科技成果进村入户的快捷通道,累计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00亿元。积极投身乡村振兴和农业科技现代化建设,探索实践“三团一队”帮扶工作模式,相关工作案例连续两年获评教育部直属高校十大典型项目,连续四年在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考核中获得“好”的等次。在全国首批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成立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陕西省乡村振兴产业研究院,建有农民发展学院,为服务新时代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智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