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2025)

更新:2024-10-04 10:53:05 新高考网

一、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

在最新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三个档次,全国一共有6所学校上榜!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第二档(B+级):华南农业大学;第三档(B级):海南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林业大学。

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有哪些(最新排名榜一览)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二、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排名一览表(2025最新)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北京林业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东北林业大学和华南农业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开设院校地区专业评级
1北京林业大学北京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A+
2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A+
3华南农业大学广州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B+
4海南大学海口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B
5西华师范大学南充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B
6西南林业大学昆明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B
共6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三、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前三的大学简介

NO1、北京林业大学(排名第一)

北京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科学研究成果丰硕。学校现有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及野外站台共84个。其中,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观测科学研究站1个、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1个、林业生物质能源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2个、国家水土保持监测站4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3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8个、国家林业草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7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质检中心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8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高精尖创新中心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8个、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长期科研基地3个,林草国家创新联盟24个,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科技协同创新中心2个。建校以来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58项,省部级科技奖励395项。“十二五”以来,学校获国家级科技奖励10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4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0余项,获全国性学会社会力量奖一等奖20余项,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重大科技计划课题,到账科研经费总计25.59亿元。

NO2、东北林业大学(排名第二)

东北林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师生概况。学校现有研究生、全日制本科生2.8万余人,其中本科生19411人、研究生9561人。现有教职员工24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6人、青年学者3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6人,全国“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新世纪“百千万工程”人选3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青年拔尖人才5人,“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入选者10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2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4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8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0人、青年学者6人,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7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4个。近年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林业和草原教学名师4人,全国工人先锋号团队1个,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省级教学名师21人,省级优秀教师8人次,省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4人。

NO3、华南农业大学(排名第三)

华南农业大学野生动物与自然保护区管理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B+。

华南农业大学是一所以农业科学、生命科学为优势,农、工、文、理、经、管、法、艺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有101个本科专业,14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博士专业学位类别,3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作物学入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获批10个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计划重点建设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植物学与动物学、化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微生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工程学、免疫学、药理学与毒理学、计算机科学(依被引次数排序)1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3455人,其中专任教师2388人(正高级462人,副高级850人);院士3人,国家级人才项目获得者63人,省级人才项目获得者107人;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