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药物化学专业大学排名榜中,共分二个档次,全国一共有4所学校上榜!
药物化学专业大学排名前三强名单有,第一档(A+级):中国药科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第二档(B级):南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
全国有哪些大学开设了药物化学专业?各院校专业实力和排名如何?详见如下专业排行榜。
在如下软科发布的大学专业排名榜中可见,国内药物化学专业排名最好的大学是中国药科大学,排名第一,实力最强!其次排名较好的是沈阳药科大学和南开大学,分别位列第二、第三名。
国内排名 | 开设院校 | 地区 | 专业 | 评级 |
---|---|---|---|---|
1 | 中国药科大学 | 南京 | 药物化学 | A+ |
2 | 沈阳药科大学 | 沈阳 | 药物化学 | A+ |
3 | 南开大学 | 天津 | 药物化学 | B |
4 | 河北医科大学 | 石家庄 | 药物化学 | B |
共4所大学上榜,完整见:https://www.hfplg.com/zhiyuan/ |
NO1、中国药科大学(排名第一)
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1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致力于建设以“药学+X”为牵引、“新药科”和“大药学”为特征,医药、农药、兽药融合发展,面向世界一流的“现代药学学科体系2.0”。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获评A+。在第五轮学科评估和全国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中,龙头学科药学和中药学继续保持优势,均取得优异成绩。截至2023年3月,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神经科学与行为等7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排名全球前1‰(万分之1.59),位列全球第19位、亚洲高校第1位。在2023 US News 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全球第7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学科排行中,学校药物化学学科位列全球第3位。在2022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学校药学、中药学学科分别排名国内第1位、第2位,均进入“中国顶尖学科”。
NO2、沈阳药科大学(排名第二)
沈阳药科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2名,软科评级结果为A+。
学校是国家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之一,有招收港澳台地区学员及外国留学生、国内高中保送生资格。现有博士后流动站2个(药学、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专业学位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3个。药剂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药分析学和中药药理学为辽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获批辽宁省“建设一流大学”,药学、中药学分别获批建设“世界一流学科”和“国内一流学科”。学校学科布局合理,特色鲜明,国内外学术影响力不断提升。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获评A档。2022年,药理学与毒物学、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为首次进入;药理学与毒物学世界排名第65位,稳居全球前万分之六,是辽宁省属高校中ESI全球排名最高的学科;学校进入全球前0.22%,世界排名1801位。在2022 USNew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中,学校世界排名1579位,药理学与毒物学世界排名54位,化学世界排名915位。根据自然指数2022年最新排名,学校世界排名888位,国内排名195位。7人入选Elsevier2021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在药学领域排名全国第3。根据2022年3月全球学者库网站公布的“全球顶尖前10万科学家排名”,学校共有17人入选,其中药学领域入选人数(16人)在全国高校排名第4。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统计的近40年全球药剂学文献机构中,学校位居全球第六、国内第一。我校主办9种学术期刊(英文刊5种,中文刊4种),期刊种类齐全,实行梯度化、集群化发展模式。其中,英文刊Asian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Sciences(AJPS)是国内首个被SCI收录的药剂学期刊,位于药学类JCR Q1区,中科院1区,2019年获得“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项目资助(资助5年),并于2019到2022年连续四年入选“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中文刊《沈阳药科大学学报》为双核心期刊,《中国药物化学杂志》为科技核心期刊。2020年,上述三本刊物同时入选中国医药卫生“核心期刊”目录。学校办刊历史悠久,成绩显著。
NO3、南开大学(排名第三)
南开大学药物化学专业大学排名全国第3名,软科评级结果为B。
学校是国内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之一,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形成了文理并重、基础宽厚、突出应用与创新的办学特色。学校有专业学院28个,学科门类覆盖文、史、哲、经、管、法、理、工、农、医、教、艺等。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6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6个(覆盖35个二级学科),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一级学科天津市重点学科32个。在全球学科评价体系中,前1%学科16个,化学和材料科学进入前1‰。